次韵陈泰定见赠(其二)

偶语无人且复吞,昼晴饶睡憩榕根。

鸟鸣幽谷何妨静,花发深林只自繁。

逸思共怜居有竹,清阴谁伴酒盈尊。

非关兴尽回船急,剥啄那知客至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独自默默说话无人听见,白天晴朗时多在榕树下小憩。
山谷中的鸟鸣并不妨碍宁静,深林里的花开得繁盛自顾。
闲适的思绪因有竹林而更受喜爱,清冷的树荫下只有酒杯作伴。
并非因为游玩尽兴才急着划船回去,敲门声响起却不知有客来访。

注释

偶语:独自交谈。
无人:没有别人。
且复吞:默默地。
昼晴:白天晴朗。
饶睡:喜欢睡觉。
憩:休息。
榕根:榕树根部。
鸟鸣:鸟儿鸣叫。
幽谷:僻静山谷。
何妨静:不妨碍宁静。
花发:花开。
深林:茂密森林。
只自繁:独自繁盛。
逸思:闲适的思绪。
居有竹:居住有竹林。
清阴:清凉的树荫。
谁伴:陪伴。
酒盈尊:酒杯斟满。
兴尽:玩乐尽兴。
回船急:急着划船返回。
剥啄:敲门声。
客至门:有客人来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陈泰定见赠(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偶语无人且复吞,昼晴饶睡憩榕根。"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躺卧在榕树下的情景,偶尔间有微弱的声音,但又迅速被吞没,显示出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安宁。昼晴,即白天晴朗的阳光,饶睡则是指充足的休息,而憩(音kuì),在这里形容躺卧的舒适状态。榕树常见于南方,枝叶浓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庇护所。

"鸟鸣幽谷何妨静,花发深林只自繁。"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声音和景象对诗人心境的影响。即使是鸟儿在幽深的山谷中啼叫,也不会打扰到诗人的宁静之情。花朵在深林中盛开,虽然无人欣赏,但它们依然自在地繁衍,不受外界干扰。

"逸思共怜居有竹,清阴谁伴酒盈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喜爱与满足。逸思,即悠闲的思想,与竹林为伴,共同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在清凉的树荫下,哪怕是独自一人品酒,也感到十分惬意。

"非关兴尽回船急,剥啄那知客至门。"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排斥。非关,即不关心;兴尽,指兴趣或情绪耗尽;回船急,可能是比喻说不要被世俗纷扰所牵扯。剥啄那知,形容鸟儿吃食的声音,这里用以比喻外界的干扰。而客至门,即朋友到来,却也无需特别关注,因为诗人更享受自己的宁静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满足的追求,以及对外界干扰的排斥。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泰定见赠(其一)

月魄哉生望已几,豪华未厌老相随。

放疏世故开黄卷,销尽尘心对紫芝。

急雨知寒催叶落,断云乘晚截山低。

小槽早作酬春计,又是梅花结蕊时。

形式: 古风

次韵陈颖仲晚步见山

青鞋布袜绕江湄,矫首山房送日西。

小榼留人灯下觅,短筇邀我醉中携。

峰峦过雨新涂泽,草木逢春自品题。

投老归来同逆旅,好于此地斸愚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陈蹈元见和之作

漫逐江鱼吊楚臣,风骚今见出吾闽。

遗音思远冰霜淡,味语功深脍炙珍。

一壑我曹方税驾,九霄公等政推轮。

屏除堆案痴儿事,肯着青鞋伴散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和韩知刚见贻之什

半生宦牒绊闲身,老惜跳丸过眼频。

独笑真成当去客,相逢同是异乡人。

静中着语已多事,熟处忘情久自亲。

他日君来序盘谷,岩花溪竹是知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