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二十首(其十七)

三月临平路。趁濛濛、好风十里,吹成香雾。

山里花光三百顷,山外一帆人去。

更多少、夕阳洲渚。

无奈碧波回眼看,恁多情、不解留侬住。

旖旎煞,数声橹。故园节物谁堪语。

正清明、莺歌巷陌,燕泥庭户。料得花前同上寿。

细数行程何处。说客里、风光偏苦。

手把柳枝从头记,叹何曾、此物供羁旅。

者离别,忒无绪。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三月临平路上的春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词中以“三月临平路”开篇,点明时节与地点,随后通过“趁濛濛、好风十里,吹成香雾”,将读者带入了一幅春日微风拂面、花香四溢的画面。山里的花光映照着三百顷的广阔景象,而远处的帆影则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悠远的山水画卷。词人巧妙地运用“无奈碧波回眼看,恁多情、不解留侬住”两句,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不舍与留恋,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接着,“旖旎煞,数声橹”一句,以橹声的轻柔与悠扬,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美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过往的故事。紧接着,词人转向对故乡的怀念:“故园节物谁堪语。”清明时节,莺歌燕舞,花开花落,这些熟悉的场景,触动了词人心中的乡愁。他想象着在故乡的巷陌间,莺啼燕舞,花香满庭的情景,心中涌起对家的深深思念。

最后,“料得花前同上寿。细数行程何处。说客里、风光偏苦。”词人设想在花前举杯共祝长寿的温馨画面,却感叹自己身在异乡,即使面对如此美好的风光,也难以消解内心的孤独与苦楚。结尾处,“手把柳枝从头记,叹何曾、此物供羁旅。”以折柳寄情,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感叹柳枝虽美,却无法慰藉羁旅之苦。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八)

春满长安矣。又年前、莺啼草绿,薄游天气。

莫问江南今何在,犹有闲身堪寄。

须病起、从头料理。白发春山相妩媚,更花前。

容我疏狂地。鸲鹆舞,倩花记。

骑驴三载春明邸,数平生、穷途知己,如公能几。

谁付金瓯纤儿手,五岳胸中平未。

愿日饮、亡何而已。天下即今多健者,便著书。

种菜都非计。长作达,从公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九)

种玉原无异。看盈盈、银河相对,文鸳交济。

十载名花又榜首,管领春风人意,更不用、红栀私誓。

生小云翘金层惯,恁樱桃、输与琼浆味。

霞峤近,绿梅殢。谁从朱鸟窗前觑。

恰相当,莺巢燕客,粉昆瑶辈。

引凤清溪桐一瓣,好配山矾吾弟。

笑还胜、紫宫兄妹。

舞罢玳筵花十八,喜珍珠、量得娇柔婿。

箫鼓里,碧衣会。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二十)

牵得红丝异。恁巫山、彩云散后,银潢仍济。

珠幰驮来娇宛转,似识烧槽弦意,更何用、玉箫双誓。

比似香阶歌划袜,却提鞋、不辨愁滋味。

燕玉小,楚云殢。当年花下双成觑。

未端相、豆梢年月,桃根行辈。

谁道留仙裙剩得,偏媵银环宜弟。

较花貌、青城姊妹。

还忆缃衾回面目,把小乔、已属金龟婿。

新旧恨,玉山会。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声声慢

墙垂薜荔,砌上莓苔,愁痕刚界朱栏。

杏白梨红,次第做尽春寒。

曲池抱阶如镜,问何人、照影窗前。

斜阳地,指茸茸翠草,曾阁秋千。

我本伤春狂客,趁蝶帘燕户,钿坠筝筵。

载酒迟来,花间谁擘蛮笺。

红楼只今已改,觅残题、犹在屏山。

归去晚,听东风,盈路杜鹃。

形式: 词牌: 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