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十八)溪光亭

决去湖波尚有情,却随初日动檐楹。

溪光自古无人画,凭仗新诗与写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即使离开了湖面,波光似乎仍有情感,随着初升的太阳触动屋檐和梁柱。
溪水的光芒自古以来从未被描绘过,我只能依靠新的诗歌来记录它。

注释

决去:离开。
湖波:湖面的波光。
尚有情:似乎仍有情感。
初日:早晨的太阳。
动檐楹:触动屋檐和梁柱。
溪光:溪水的光芒。
自古无人画:从未被描绘过。
凭仗:依靠。
新诗:新的诗歌。
写成:记录。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个人情感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情怀。"决去湖波尚有情"一句,通过湖水的波动传递出诗人内心依旧萦绕于此地之情,虽然外在环境可能已经发生改变,但内心的牵挂仍然存在。"却随初日动檐楹"则进一步说明,即使是最初微小的光线也能触动屋檐和柱梁,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与感悟。

接下来的"溪光自古无人画"表明溪流之美自古以来就未曾被完全描绘出来,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景致。"凭仗新诗与写成"则是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来捕捉和记录这种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作的自信。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轻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捕捉永恒之美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十九)过溪亭

身轻步稳去忘归,四柱亭前野彴微。

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披锦亭

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谁道使君贫且老,绣屏锦帐咽笙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一)禊亭

曲池流水细鳞鳞,高会传觞似洛滨。

红粉翠蛾应不要,画船来往胜于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二)菡萏亭

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断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