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二)菡萏亭

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断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每天我移动床铺追随凉风,清新的香气不断缭绕,思绪却无尽绵长。
如果能化身为一只活千年的乌龟,我愿在莲叶间筑巢,过着悠然的生活。

注释

日日:每天。
移床:移动床铺。
趁:追随。
下风:凉风。
清香:清新的香气。
不断:连续不断。
思:思绪。
何穷:无尽。
若为:如果能够。
化作:化身为。
龟:乌龟。
千岁:千年。
巢:筑巢。
向:在。
田田:形容荷叶密集的样子。
乱叶:杂乱的叶子。
中:中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蕴含深厚的意境和哲思。从鉴赏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

首句“日日移床趁下风”,诗人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夏日里午风中的情境。这里,“日日”表达时间流转的缓慢,而“移床”则是为了更好地享受那清凉的微风,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适时的生活态度。

紧接着,“清香不断思何穷”,透露出诗人在享受着花香带来的愉悦同时,又不禁思考起生命的无常与物质追求的空虚。这一思考,反映了苏轼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想。

第三句“若为化作龟千岁”,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愿望:如果能像传说中的神龟那样长寿千年,那么世间一切烦恼与束缚都将变得微不足道。这不仅是对生命长度的一种向往,更是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一种渴望。

最后,“巢向田田乱叶中”,诗人通过龟的形象,隐喻自己愿意像龟一样,在自然界中找到自己的栖息之地,即使是在繁杂纷扰的世界里,也能保持一份宁静和自在。这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苏轼对生命哲思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于精神自由与超脱尘世的渴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三)荼蘼洞

长忆故山寒食夜,野荼蘼发暗香来。

分无素手簪罗髻,且折霜蕤浸玉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四)筼筜谷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形式: 七言绝句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五)寒芦港

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笋生时柳絮飞。

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鲚鱼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六)野人庐

少年辛苦事犁锄,刚厌青山绕故居。

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