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
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惠明所作的《咏菖蒲》。诗中以菖蒲为对象,展现了其独特的品性。"根下尘泥一点无"描绘了菖蒲扎根于洁净之地,不沾染尘世污垢的形象,表现出其高洁之志。"性便泉石爱清孤"进一步强调了菖蒲喜好清静孤独的生活,与山泉石为伴,体现了其孤芳自赏的个性。
"当时不惹湘江恨"暗示菖蒲未参与任何引发哀愁之事,如果它没有引起湘江(可能象征着忧愁或哀伤)的遗憾,那么"叶叶如何有泪珠"这一句就显得格外引人深思。诗人通过菖蒲的无泪,表达了对超然物外、不随世俗悲欢而动的品格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菖蒲的描绘,寓言式地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清高孤傲的人格追求,具有禅意和哲理。
不详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谷口两三家,平田一望赊。
春深多遇雨,夜静独鸣蛙。
云暗未通月,林香始辨花。
谁惊孤枕晓,涛白捲江沙。
澜深鱼自跃,风暖客还来。
山人惟委命,岂恋世尘间。
干禄不得志,移家住远山。
醉眠溪石静,吟倚草堂閒。
到想无馀事,林僧日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