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独出初行邑西湖

双湖带山郭,三岁甫来过。

猎猎葭芦老,飞飞鸿雁多。

晨晖明野树,晚思渺烟波。

怀我孤山下,归欤具一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双湖环绕着山城,我三年才来此一游。
芦苇在风中摇曳,大雁群群飞翔。
清晨的阳光照亮田野树木,傍晚思绪飘向浩渺的水面。
我在孤山之下怀念,何时能披蓑衣归去。

注释

双湖:两个相连的湖泊。
山郭:依山而建的城市。
甫:刚刚。
猎猎:形容风吹动的样子。
葭芦:芦苇。
鸿雁:大雁。
晨晖:早晨的阳光。
晚思:傍晚的思绪。
渺:辽阔无边。
孤山:孤独的山。
归欤:回去吧。
具:准备。
蓑:蓑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清晨独自踏青的景象。"双湖带山郭,三岁甫来过"开篇便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交织的美丽画面,湖水如丝带缠绕于山间,而“三岁甫来过”则表明诗人对这片景色的熟稔和情有独钟。

接着,“猎猎葭芦老,飞飞鸿雁多”中,“猎猎”形容了葭芦的茂密,“飞飞”描绘了鸿雁在空中的纵横,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大自然初秋时节的景色和生命力。

"晨晖明野树,晚思渺烟波"则将时间推进至一日之内,从清晨到傍晚。诗人捕捉到了晨光洒在树木上的明媚,以及晚间烟雾朦胧中水波的意境,显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幻中的美好感受。

最后,“怀我孤山下,归欤具一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隐居之地的眷恋之情以及归家的愿望。“一蓑”是指草制的斗笠或蓑衣,常用来比喻简单朴素的生活。这里则象征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平淡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上作

不羞烛影照苍波,独向江头步绿莎。

历历风烟行地阔,冥冥云海得天多。

沙晴百网收渔市,山晚千帆殷棹歌。

约取清秋弄明月,一尊重欲酹东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自东屯夜还舟中

白帝水云暗,东屯灯火归。

春泥悭弊屐,山雨湿征衣。

远役谅难践,胜情那得违。

关城吏相笑,痴绝似君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自益昌为武兴之行

独客行愈远,此儿真自痴。

江流浩呼汹,栈路凛攲危。

好鸟迎人处,凉风拂面时。

山头破茅驿,索笔又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舟自震泽道吴兴城外有感

忆向苕溪泊酒船,宁知绿发便华颠。

只今行脚一万里,重此惊心二十年。

箬笠蓑衣真我事,清风明月苦论钱。

晚凉急棹城南去,更复题诗作后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