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

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

晴熏榆荚黑,春染柳梢黄。

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

低平稳船舫,轻暖好衣裳。

白角三升榼,红茵六尺床。

偶游难得伴,独醉不成狂。

我有中心乐,君无外事忙。

经过莫慵懒,相去两三坊。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年纪增长更令人惊讶,闲暇时更能感觉到日子漫长。
晴天的温暖使榆荚变黑,春天染绿了柳树的枝头。
云层破裂,山色显现,冰雪融化,水面闪烁着光芒。
低垂的河岸让船只平稳,温暖的天气使人穿上轻薄舒适的衣裳。
白色的酒壶装着三升酒,红色的垫子铺在六尺长的床上。
偶尔出游却难寻同伴,独自饮酒也无法尽兴狂欢。
我内心有着深深的快乐,你却因繁忙的事务无暇享受。
经过这里不要懒散,我们相距不过两三坊的距离。

注释

老更惊年改:年纪增长。
闲先觉日长:闲暇时感觉时间过得更慢。
晴熏榆荚黑:晴朗的天气使榆树的豆荚干枯变黑。
春染柳梢黄:春天到来,柳树枝头长出嫩芽,呈现黄色。
云破山呈色:云朵散开,露出山的颜色。
冰融水放光:冰雪融化,水面反射阳光。
白角三升榼:白色的酒壶,容量为三升。
红茵六尺床:红色的垫子或毯子,铺在六尺长的床上。
偶游难得伴:偶尔出游,但很难找到同行的朋友。
独醉不成狂:独自饮酒,无法像与人共饮那样尽情狂欢。
中心乐:内心的快乐。
外事忙:外面繁忙的事务。
慵懒:懒散,不积极。
坊:古代的居民区,类似街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变化。"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给人的感受,而"晴熏榆荚黑,春染柳梢黄"则具体描绘了春天自然界的色彩变化。

接下来的"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展示了春日景色的多姿多彩,以及大自然从寒冷向生机勃发的转变。"低平稳船舫,轻暖好衣裳"则透露出诗人对舒适生活状态的享受和赞美。

"白角三升榼,红茵六尺床"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偶游难得伴,独醉不成狂"表达了诗人对于难得的友情和悠然自得的态度。

最后,"我有中心乐,君无外事忙。经过莫慵懒,相去两三坊"则传递出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以及对远方朋友的平静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红藤杖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

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

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

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

炎瘴抛身远,泥涂索脚难。

网初鳞拨剌,笼久翅摧残。

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遗簪承旧念,剖竹授新官。

乡觉前程近,心随外事宽。

生还应有分,西笑问长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岐路南将北,离忧弟与兄。

关河千里别,风雪一身行。

夕宿劳乡梦,晨装惨旅情。

家贫忧后事,日短念前程。

烟雁翻寒渚,霜乌聚古城。

谁怜陟冈者,西楚望南荆。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

不入公门慵敛手,不看人面免低眉。

居士室间眠得所,少年场上饮非宜。

闲谈亹亹留诸老,美酝徐徐进一卮。

心未曾求过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时。

此心除自谋身外,更问其馀尽不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