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菊花山人沈庄可

网尽珊瑚采尽珠,只餐秋菊养诗臞。

永嘉同社声名在,乾道遗民行辈孤。

我恨朱门无食客,君言青史有穷儒。

饥寒正用昌吾道,且对钤冈共撚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珊瑚海捞空了,珍珠也采完了,只靠秋天菊花滋养我的清瘦诗篇。
永嘉时期的朋友名声犹在,但乾道年间的遗民行列中我显得孤独。
我怨恨豪门大宅没有食客来访,你却说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贫困却坚持学问的儒者。
面对饥饿和寒冷,这正是弘扬我之道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在钤冈边捋须共议。

注释

网尽:形容搜刮一空。
秋菊:象征清高、淡泊的生活。
永嘉同社:指历史上某个文学社团或群体。
乾道遗民:指南宋末年的遗民,坚守节操的人。
朱门:指富贵人家。
青史:指历史记载。
昌吾道:发扬光大道义。
钤冈: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之地。
撚须:古人常以捋须表示思考或交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访菊花山人沈庄可》。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友情的珍视。

"网尽珊瑚采尽珠,只餐秋菊养诗臞。"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他不再追求物质上的奢侈,如珊瑚和珠宝,而是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仅以菊花为食,以此来维持他专注于诗词创作的精神世界。

"永嘉同社声名在,乾道遗民行辈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他提到永嘉(东晋时期)与乾道(宋朝年号)的“同社”,可能指的是文学社团或诗歌流派,暗示自己与古代文人的精神联系。同时,他也意识到作为乾道年间的人,自己已经是那个时代的遗民,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时代的变迁。

"我恨朱门无食客,君言青史有穷儒。"

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不满,他“恨”那些富贵之家(朱门)不再款待贫穷的宾客。而他的朋友则安慰他,说在未来的历史记录中(青史),总会记载着像我们这些清贫的读书人。

"饥寒正用昌吾道,且对钤冈共撚须。"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即使在饥饿和寒冷中,也要坚持自己的道路(昌吾道),并且与朋友一起在荒凉的山冈(钤冈)上共同珍惜每一缕头发,这里的“撚须”有着珍视时光、不忘初心的意味。

这首诗通过对比奢侈与简朴,历史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个人理想的珍重,以及在物质匮乏中坚持精神追求的决心。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听友人谈蜀道事

石栈天梯荡战尘,谁驱哨马满峨岷。

尽看乌犬为君子,谁问沙虫化小人。

鞑智岂应强兀朮,蜀材正自欠吴璘。

细吟猛虎长蛇句,空对西风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呈广西张提刑

陆续城边按部归,梅花随处扑征騑。

溪山有助吟题遍,狱市无冤讼牒稀。

竹屋听猿眠碎月,莎庭引鹤步斜晖。

莫嫌瘴雾侵湘客,满路风霜冷枲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呈姚雪蓬使君

祝融应自胜崆峒,且读通书办圣功。

事可语人甘受谤,诗能名世不嫌穷。

春边采药收湘芷,月下调弦送楚鸿。

赖有行人碑尚在,棠阴依旧恋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呈赵叔愚司理

问户垂杨句,江湖半世看。

不应求五岭,却自建孤坛。

浙社朋游尽,唐诗气味寒。

今朝流水谱,只可子期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