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友人谈蜀道事

石栈天梯荡战尘,谁驱哨马满峨岷。

尽看乌犬为君子,谁问沙虫化小人。

鞑智岂应强兀朮,蜀材正自欠吴璘。

细吟猛虎长蛇句,空对西风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石阶如天梯直入云端,战争的烟尘在其中荡漾,是谁驱赶着战马遍布峨眉和岷山。
人们只关注那些看似君子的乌鸦和狗,又有谁关心那些变为小人的沙虫。
蒙古的智慧不应仅限于强兀朮,而蜀地的才俊正缺少像吴璘那样的杰出人物。
我独自细细品味那描绘猛虎与长蛇的诗句,面对西风,泪水却打湿了衣巾。

注释

石栈:险峻的石阶,形容山路崎岖。
天梯:形容高耸入云的山路。
乌犬:比喻看似忠诚实则可能有私心的人。
沙虫:可能指沙漠中的生物,这里比喻变化无常的人。
兀朮: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的弟弟,此处代指蒙古军队。
吴璘:南宋将领,以其智勇著称。
猛虎长蛇:比喻强大的敌人或危险的情境。
西风:秋风,象征凄凉或变迁。
泪满巾:形容极度悲伤,泪水打湿了衣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川景象,同时也融入了深邃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开篇"石栈天梯荡战尘,谁驱哨马满峨岷"两句,以磅礴的情景描写出蜀道之险峻,"战尘"暗示着历代兵争的痕迹,而"谁驱哨马满峨岷"则让人不禁思索那些曾在这条道路上驰骋而过的人和事。接下来的"尽看乌犬为君子,谁问沙虫化小人"两句,通过对比乌犬与沙虫的不同命运,隐喻出社会地位与品性的复杂关系,暗示了作者对于世态的深刻洞察。

接着的"鞑智岂应强兀朮,蜀材正自欠吴璘"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点睛之笔。"鞑智"可能指的是古代名将,或许是作者借以表达某种品格或才能,而后半句则通过对比强弱,表现出一种历史选择的无奈。

最后两句"细吟猛虎长蛇句,空对西风泪满巾"则流露出诗人面对雄伟山川与历史沉思时的情感波动。"细吟"一词显示了诗人的深情吟咏,而"猛虎长蛇"可能象征着蜀道的险峻和力量;"空对西风泪满巾"则是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沉痛时,内心的感慨交加。

整首诗通过对蜀道山川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点拨,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怀和历史洞察,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沉思。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呈广西张提刑

陆续城边按部归,梅花随处扑征騑。

溪山有助吟题遍,狱市无冤讼牒稀。

竹屋听猿眠碎月,莎庭引鹤步斜晖。

莫嫌瘴雾侵湘客,满路风霜冷枲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呈姚雪蓬使君

祝融应自胜崆峒,且读通书办圣功。

事可语人甘受谤,诗能名世不嫌穷。

春边采药收湘芷,月下调弦送楚鸿。

赖有行人碑尚在,棠阴依旧恋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呈赵叔愚司理

问户垂杨句,江湖半世看。

不应求五岭,却自建孤坛。

浙社朋游尽,唐诗气味寒。

今朝流水谱,只可子期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怀二萧

未曾相见已相知,楚粤江山棣萼诗。

每恨乾坤催我老,却于湖海识君迟。

机云才藻今无几,管鲍襟期说向谁。

靡靡乱山嘶瘦马,碧云日暮正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