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水车行

松槽长长栎木轴,龙骨翻翻声陆续。

父老踏车足生茧,日中无饭倚车哭。

乾田荦确稚禾槁,高天有雨不肯下。

富家操金射民田,但喜市头添米价。

人生莫作耕田夫,好去公门为小胥。

日日得钱歌饮酒,朝朝买绢与豪奴。

识字农夫年四十,脚欲踏车脚失力。

宛转长谣卧陇间,谁能听此无悽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踏水车行》由元代诗人马祖常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在干旱时节使用水车灌溉农田的艰辛生活。

诗中以“松槽长长栎木轴,龙骨翻翻声陆续”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水车的构造和运作声音,展现出水车工作的繁忙景象。接着,“父老踏车足生茧,日中无饭倚车哭”,描绘了农民们为了灌溉农田,不辞辛劳地踏车,甚至在烈日下饥肠辘辘,只能倚靠水车哭泣的场景,表现了他们生活的困苦和无奈。

“乾田荦确稚禾槁,高天有雨不肯下”,描述了干旱的农田,幼小的禾苗因缺水而枯萎,天空虽然有雨,却不愿落下,进一步突出了农民们的困境。随后,“富家操金射民田,但喜市头添米价”,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富人通过购买土地来压制农民,而农民的辛苦劳动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导致粮食价格的上涨。

最后,“人生莫作耕田夫,好去公门为小胥。日日得钱歌饮酒,朝朝买绢与豪奴”,表达了对农民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建议人们不要成为农民,而是去官府工作,每天都能得到金钱,过着轻松的生活,同时讽刺了那些与农民相对立的豪奴。诗中的“宛转长谣卧陇间,谁能听此无悽恻”则以农民的长叹和痛苦的呻吟结束,表达了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古代农民在社会不公下的悲惨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强烈批判。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缫丝行

缫车轧伊茧抽丝,桑薪煮水急莫迟。

黄丝白丝光縰縰,老蚕成蛹啖儿饥。

田家妇姑喜满眉,卖丝得钱买羃䍦。

翁叟惯事骂妇姑,只今长男戍葭芦。

秋寒无衣霜冽肤,鸣机织素将何须。

翁叟喃喃骂未竟,当门叫呼迎县令。

驺奴横索马鞭丝,妇姑房中拆纑经。

形式: 古风

拾麦女歌

垄雉飞,桑扈鸣,老蚕入簇茧欲成。

原头腰镰者谁子,刈麦归家作饼饵。

心知栖亩有滞穗,恻恻忍收寡妇利。

寡妇持筐衣蓝褛,终朝拾麦满筐筥。

儿啼妇悲灶无火,寒浆麦饭晡时取。

岂不见贵家妾,岂不知娼家妇,绣丝系襦莲曳步。

银刀鲙鱼佐酒杯,狎坐酣歌愁日暮。

拾麦女,拾麦女。尔莫嗟,尔莫忧,人生赋命各有由。

前年贵家妾,籍入为官婢。

今日娼家妇,年老为人弃。

贫贱艰难且莫辞,毕竟荣华成底事?

形式: 古风

古乐府

天上云片谁剪裁,空中雨丝谁织来?

蒺藜秋沙田鼠肥,贫家女妇寒无衣。

女妇无衣何足道,征夫戍边更枯槁。

朔雪埋山铁甲涩,头发离离短如草。

形式: 古风

河西歌效长吉体

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

茜根染衣光如霞,却召瞿昙作夫婿。

紫驼载锦凉州西,换得黄金铸马蹄。

沙羊冰脂蜜脾白,个中饮酒声澌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