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歌效长吉体

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

茜根染衣光如霞,却召瞿昙作夫婿。

紫驼载锦凉州西,换得黄金铸马蹄。

沙羊冰脂蜜脾白,个中饮酒声澌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河西地区的风俗与生活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浪漫主义色彩。开篇“贺兰山下河西地”,点明地点,贺兰山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女郎十八梳高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女子形象,她们梳着高高的发髻,穿着茜红色的衣服,如同霞光般耀眼,展现出女性的美丽与活力。

“茜根染衣光如霞”一句,通过茜草染色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服饰的鲜艳,也暗示了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手工艺技术。接下来,“却召瞿昙作夫婿”一句,以一种夸张的手法,将佛教中的瞿昙(即释迦牟尼)拟人化,与女子结为夫妻,既体现了对宗教的尊重,又增添了诗歌的幽默感和想象力。

“紫驼载锦凉州西,换得黄金铸马蹄”两句,通过“紫驼”、“锦”、“黄金”等词汇,描绘了河西地区富饶的物产和奢华的生活场景。紫驼象征着珍贵的骆驼,锦则代表了精美的织物,黄金铸成的马蹄则暗示了财富与权力的象征。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财富与尊荣的社会图景。

最后,“沙羊冰脂蜜脾白,个中饮酒声澌澌”两句,将目光转向自然与生活的细节。沙羊、冰脂、蜜脾等自然产物,以及在其中饮酒时发出的清脆声响,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这种对自然与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河西地区独特风情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河西地区的自然风光、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捕捉,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淮南田歌三首(其一)

东塘水初满,西塘泉又生。

春风两塘侧,多少路人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淮南田歌三首(其二)

蒲生亦有笋,菰生亦有米。

可怜芙蓉花,照影秋塘里。

形式: 五言绝句

淮南田歌三首(其三)

借钱买盐茶,倩人莳早秧。

日望秋田熟,仍防野鸭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淮南鱼歌三首(其一)

棹船淮水上,晒网赤岸南。

船中捕来鱼,卖钱买鱼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