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九)

公去吾道辱,公来吾道荣。

生民系休戚,国势随重轻。

先生如九鼎,坐折奸宄萌。

天如欲平治,用舍若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您离去使我的信仰受辱,您到来则让我的信念光彩照人。
百姓的安危与您的存在息息相关,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您的影响力。
您如同九鼎般威严,能遏制邪恶势力滋生。
如果上天希望天下太平,那么对您的任用或舍弃就显得至关重要。

注释

公:您,指代有威望的人。
辱:羞辱,贬低。
荣:荣耀,光彩。
生民:百姓,民众。
系:关联,维系。
休戚:喜怒哀乐,祸福。
国势:国家的形势,势力。
重轻:重要与否,关键。
先生:尊称,指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重器,极言其威望。
奸宄:违法乱纪之人,恶势力。
萌:萌芽,开始。
平治:太平,治理得好。
用舍:任用或舍弃。
为情:根据情况,酌情处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尊荣与国势的变迁。"公去吾道辱,公来吾道荣"表明了当官员离去时,带给人民的是羞耻,而他们回来则是国家的荣耀。"生民系休戚,国势随重轻"显示了百姓命运与国家政权的紧密相连。这位被尊称为“先生”的人物,如同古代九鼎一样,在坐着时就能辨别和裁断邪恶之事。

诗中的意象丰富,以"天如欲平治,用舍若为情"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来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对这位官员能力和品德的赞赏。

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结构严谨,每句四个字,以平仄声调节奏,表达深邃。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文学造诣。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八)

造物虽茫茫,至人自嚣嚣。

虽稽具瞻意,欲全千仞高。

富贵一敝屣,功名两鸿毛。

独知退为乐,可怜夸者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七)

周公非汲汲,仲尼岂皇皇。

吾道无若人,孰能相维纲。

古今异伦轨,英风自相望。

下民今喁喁,造物太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六)

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

云梦吞什伯,坐映黄陂小。

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

典谟追灏噩,协气充四表。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五)

平生史鳅直,往岁展禽黜。

青衫窜长沙,华鬓谒宣室。

重光照八极,命世真贤出。

奈何江湖去,独为苍生恤。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