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其十四)

偶然人迹到溪南,蓬壁周遭尽紫岚。

山为不深嫌我住,一朝风雨拆茅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鉴赏

这首《山居诗(其十四)》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充满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之感。

首句“偶然人迹到溪南”,以“偶然”二字开篇,暗示了山中人迹罕至,环境清幽的特点。溪水潺潺,是山间一道自然的音符,而“溪南”则点明了地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次句“蓬壁周遭尽紫岚”,“蓬壁”指的是简陋的草屋,这里以蓬壁象征诗人居住的简朴环境。“紫岚”则是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紫色象征着神秘与宁静,这里的描述既展现了山中云雾缭绕的美景,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着,“山为不深嫌我住”,这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以情感,山似乎在表达对诗人的接纳与欢迎,不因诗人居住的简陋而嫌弃,反而以一种包容的姿态接纳了诗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最后,“一朝风雨拆茅庵”,在风雨交加的一天,茅屋可能被拆毁,但这并非消极的结局。相反,它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展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也能泰然处之,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自在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55)

法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一)

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

财物同箱匮,房中莫畜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阙(其二)

夜眠须在后,起则每须先。

家中勤检校,衣食莫令偏。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阙(其三)

兄弟相怜爱,同生莫异居。

为人欲得别,此则是兵奴。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四)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堆。

但能辨此意,祸去福招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