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固山游甘露寺

危峰独立迥淩虚,万里苍茫眼界舒。

第一江山推北固,千秋形势壮南徐。

孤亭直欲超云表,铁塔犹存历劫馀。

说到沧桑增感慨,寺门凭眺意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固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首联“危峰独立迥凌虚,万里苍茫眼界舒”以“危峰”、“独立”、“迥凌虚”等词描绘出北固山的高峻与孤独,同时“万里苍茫眼界舒”则展现了站在山顶所见的辽阔景象,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颔联“第一江山推北固,千秋形势壮南徐”点明了北固山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被誉为“第一江山”,其战略地位自古以来就十分显著,对南徐(今江苏镇江)的保护作用不可小觑,体现了历史的厚重与军事的战略价值。

颈联“孤亭直欲超云表,铁塔犹存历劫余”中,“孤亭”与“铁塔”作为具体的景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这两句通过“超云表”和“历劫余”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的建筑的敬仰之情。

尾联“说到沧桑增感慨,寺门凭眺意何如”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面对北固山的历史变迁,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感慨,站在寺门前远眺,心中涌动的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眼前景象的思考。这一联将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景观的感悟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北固山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焦山

曈昽晓色开扶桑,水光接天云连江。

一痕翠黛出云表,虚无缥缈江中央。

初疑可望不可即,仙山遥指烟苍茫。

须臾尽埽众峰出,快哉一苇原可杭。

顺流十里到山麓,古木森秀罗成行。

盘旋至顶豁开朗,天容海色同青苍。

大江浩浩日奔泻,东南巨浸何汪洋。

兹山万古流不去,怒涛骇浪时舂撞。

山腰更访焦隐处,古洞深窈岩花香。

老僧携锄采芝朮,一径导引归禅堂。

摩挲旧物列周鼎,相与考古弥精详。

山门留此作永镇,魑魅惊走蛟龙藏。

当年瘗鹤剩碑石,字画断缺空徬徨。

得游名山愿已慰,况睹宝物神逾扬。

蒲圃茶话更良久,松寥阁外俄斜阳。

出门一笑竟归去,打桨不觉长波长。

是时澄江净如练,众峰环列皆屏张。

中流回望碧螺髻,玉鬟招手仙人乡。

形式: 古风

咏火轮船

峨峨千里马,西洋称巨舸。

非车乃用轮,涉水翻利火。

首尾形如梭,重楼咸豁閜。

分房俨栖鸽,排列右复左。

烟起声隆隆,两旁迅转輠。

上有机如衡,时杌叹时堕。

激浪拖馀波,遥舟尚掀播。

有时遇惊飙,飞行仍贴妥。

浔阳达扬子,为期一日可。

岂有缩地方,浑疑天上坐。

繄余曾乘此,偏虞夷性叵。

忆昔严海防,惜哉论未果。

遂令千馀年,中夏遍贻祸。

深目与卷发,横行丑徒夥。

圣世虽羁縻,防闲毋弛惰。

值此时势艰,谁能胜担荷。

书生抱杞忧,敷陈不嫌琐。

临风一放歌,江波何淡沱。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登天门山

焑云万垒望中收,山势嵯峨据上游。

百战频年馀故垒,双峰对峙束江流。

玲珑绝壁悬飞阁,寥泬长天接远洲。

好向征途向揽胜,不妨到处尽勾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风顺至马当舟人因风过大泊舟戏作一首

惊涛如雪捲长天,椓杙连樯倍怅然。

此日江神应笑我,马当风顺不开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