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兴(其十二)

不忮不求不怨,何思何虑何营。

欲界谁人满愿,翛然与物无争。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偶兴(其十二)》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首句“不忮不求不怨”,意为不嫉妒他人,不贪求过多,不抱怨命运。这三字连用,强调了诗人对内心平和、对外界淡然的态度。不忮,即不嫉妒;不求,即不过分追求;不怨,则是不因不如他人而心生不满。这种心态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提醒人们珍惜内心的平静,避免被外界的诱惑和比较所困扰。

接下来的“何思何虑何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态度。何思,即不去深思复杂的问题;何虑,即不忧虑未来的不确定性;何营,即不为琐事劳心费神。这三句连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豁达和洒脱,倡导人们放下不必要的烦恼,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享受简单纯粹的乐趣。

后两句“欲界谁人满愿,翛然与物无争”则将这种超脱推向了极致。欲界,指的是有情众生所处的世界,充满了欲望和纷争。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在这个充满欲望的世界里,又有谁能真正满足自己的愿望呢?接着,诗人以“翛然与物无争”作为回应,表示自己如同风中的竹子一般自由自在,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不与之争斗。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诗人所倡导的这种超脱与淡泊,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启示。

收录诗词(316)

邹元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 字:尔瞻
  • 号:南皋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551—1624

相关古诗词

归禾川酬诸同志歌

六载之前禾川去,六载之后禾川归。

记得扁舟江上来,士民相聚牵征衣。

长沙一去何时返,相顾不禁泪自挥。

赠之骊歌饮我酒,如斯高谊古今稀。

恭际圣时得归期,故人道旁迎嬉嬉。

笑我不殊麋鹿性,依然还怡丘壑姿。

去时正值桃花放,归来亦在初春时。

重指桃花固堪喜,忆昔艰危益可悲。

拟共山中结岁盟,只因新命自丹墀。

箧中短剑难分赠,聊写长歌慰相知。

借问何以慰相知,重此江门千古身。

重此堂堂千古人,廊庙江湖俱有事,神交切莫负青春。

形式: 古风

题南皋小隐处

昔云大隐隐城市,我今小隐隐招提。

招提半在山之曲、水之涯。

识破万事等浮沤,残生从此托一枝。

忆昔射策黄金榜,英风凛凛逼斗维。

誓策功勋报天子,笑杀管晏何卑卑。

于今老去岩壑里,日月不居双鬓丝。

床头一剑蒯缑尽,闻鸡起问夜何其。

壮心只今己销磨,侧足空门有所思。

半榻时枉明月照,短衣不禁松风吹。

野僧终日问姓字,笑指白云莽莽垂。

我生无姓亦无字,迹遍名山号无为。

有时散发解天韬,有时放歌和天倪。

有时醉酌花间酒,有时閒题壁上诗。

无修无證亦无持,但教名姓不出山,那管世人知不知。

形式: 古风

登九华山歌

扁舟昨日过匡庐,沐浴焚香谒五老。

今朝乘兴上青阳,九华苍苍色更好。

历历星辰皆可扪,迢迢直上青天道。

青莲居士何太奇,江上看山便题诗。

胸蟠珠玑何磊落,于今岩壑光陆离。

新建生平真好游,献俘重来十八秋。

心印只今谁直领,乾坤俯仰空悠悠。

空悠悠,泪双流,识得一,万事休。

悟来只在刹那间,山僧含笑虎溪头。

石火光阴转瞬过,文章道德莫蹉跎。

古今不少奇游者,几人山色共嵯峨。

形式: 古风

荆溪吴节母贞裕挽诗(其一)

结缡自昔期偕老,琴瑟欢娱百年好。

讵知莫莫敚所天,称未亡人何太早。

欲将此身殉夜台,谁为宗祏荐蘋藻。

矢节昌胙肩一心,冰雪棱棱日杲杲。

簧鼓可耐帷墙口,操刀刈发盟穹昊。

季公有子犹之子,煦媮鼌夕躬文葆。

机声轧轧霜始凝,乌啼惨惨天未皓。

百折不回百酸尝,儿能搦管长虹扫。

鹏搏九万程如只,节母顿破忧心捣。

帝旌节义纶俞下,六珈锡来恩波浩。

女贞树自向冬荣,雨露栽培真宰造。

真宰造福福无垠,世德绳绳怀远抱。

一门三叶式诒谷,始信善庆自有种,荣名不在玉为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