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黄龙洞贻六震

积草滋长云,冥冥连绝壑。

圆峰倚空悬,两水挂其角。

疑是斗巨龙,喷薄明珠落。

我欲驭风上,震慑逊猿玃。

云有天华宫,荒苔久寂寞。

上人今诛茅,寄托息魂魄。

侣虎共高寒,呼鬼恣笑谑。

静听梅村鸡,閒就朱明雀。

坚僻离情尘,不忆觅常乐。

我闻道人心,寂喧皆宽绰。

人间虽茫茫,苍天但漠漠。

且学云居膺,不思善与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黄龙洞的壮丽景色和幽静氛围,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积草滋长云”,描绘了草木茂盛,云雾缭绕的景象,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浓厚的自然氛围。接着“冥冥连绝壑”一句,通过“冥冥”二字,营造出一种深远、神秘的意境,与“连绝壑”相呼应,展现出山势的险峻与广阔。

“圆峰倚空悬,两水挂其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峰比作倚空而立的圆柱,两水则像是挂在山角的丝带,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的壮美与灵动。

“疑是斗巨龙,喷薄明珠落”进一步渲染了山洞的神秘与壮观,仿佛巨龙在洞中喷吐出璀璨的明珠,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观,也暗含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我欲驭风上,震慑逊猿玃”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自然限制,探索更高远境界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云有天华宫,荒苔久寂寞”描绘了一座隐藏于云雾之中的宫殿,虽然荒凉却充满神秘色彩,暗示着某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上人今诛茅,寄托息魂魄”中的“上人”可能指的是隐士或修行者,他们在此建造茅屋,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侣虎共高寒,呼鬼恣笑谑”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动物和谐相处,与鬼神嬉戏,体现了他对自然与超自然世界的亲近与理解。

“静听梅村鸡,閒就朱明雀”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通过听鸡鸣、雀叫,感受自然的节奏与和谐。

“坚僻离情尘,不忆觅常乐”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快乐。

“我闻道人心,寂喧皆宽绰”指出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宽广才是真正的自由。

“人间虽茫茫,苍天但漠漠”表达了对宇宙广阔与人生的渺小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且学云居膺,不思善与恶”最后以“云居膺”的故事结束,寓意着诗人希望像云一样自由,不被善恶所束缚,追求心灵的解放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收录诗词(38)

释今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浮华首台

古台华首见高原,杰阁雄居势自尊。

列嶂千重成翠幕,分流两涧夹云门。

碧天海色浮山雨,赤石晴霞映晓暾。

祖塔洞天风木在,瞻依徒自愧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罗浮冲虚观

铁笛梅花洞口宽,画梁烟锁御书寒。

末虫有意缘符竹,仙鹤何心立古坛。

明月自来浮赤水,钧天谁复奏黄冠。

空馀蝴蝶丛丹灶,肯信人间一梦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归雷峰与同学诸子

村寺空工乐事兼,今来重访野情添。

新成高阁能临水,旧种松枝已过檐。

秋入平林犹有叶,塔迷烟雨尚留尖。

倦游真有乡园恋,一枕寒潮梦亦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舟次江门

蓼花秋水净沙汀,紫水归帆一棹轻。

海月夜寒乡国梦,榜歌初认土人声。

断崖叶向烽台落,衰草牛穿破屋行。

十载沧桑成往事,荒烟无处不情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