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五)

皎如川上鹄,赫似握中丹。

宿心谁不欺,明白古所难。

凭楹观皓露,洒酒荡忧颜。

永念平生意,穷光不忍还。

淹留徒攀桂,延伫空结兰。

形式: 古风

翻译

明亮如河畔上的天鹅,鲜艳似掌中之朱丹。
谁的心中没有被欺瞒的时候,自古以来坦诚相待便是难事。
依靠门柱观赏那洁白的露珠,洒酒以期扫除心中的忧愁。
永远怀念平生的志向,面对贫寒的境遇也不忍回头。
逗留只为攀折月中的桂枝,久久站立也只是空结兰草以寄情。

注释

皎如:明亮的样子。
川上鹄:河面上的天鹅,比喻高洁。
赫似:鲜艳得像。
握中丹:手中的朱红色物品,喻指热情或忠心。
宿心:久已存在的心愿或情感。
欺:欺骗,这里指内心的自我欺骗。
明白:坦诚,公开透明。
古所难:自古以来就难以做到。
凭楹:靠着门柱或栏杆。
皓露:明亮、清白的露水,象征纯洁。
洒酒:洒酒以祭或消愁。
荡忧颜:消除忧愁的面容。
永念:永远怀念。
平生意:平生的志愿或情怀。
穷光:贫穷的境况。
不忍还:不忍心放弃或回头。
淹留:长时间停留。
徒:仅仅,只是。
攀桂:攀折月宫中的桂树,比喻科举登第或追求高远理想。
延伫:长久站立等待。
空结兰:空自编织兰草(象征高洁友谊或志向),表示愿望未达成。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而且寓意深远,如“皎如川上鹄”、“赫似握中丹”等比喻,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透露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向往。

“宿心谁不欺”一句,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洞察与对人心的理解。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些难以言说的秘密和困惑,而诗人在这里似乎在倾诉这种普遍而又复杂的情感。

接下来的“凭楹观皓露,洒酒荡忧颜”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微醺中寻找心灵的慰藉,用清晨的露水来比喻那清澈而又短暂的人生,而“洒酒荡忧颜”则显示了他对生活困扰的解脱态度。

最后两句,“永念平生意,穷光不忍还。淹留徒攀桂,延伫空结兰”,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在这里,“平生意”可能指的是一生的志向或追求,而“穷光”则是对生活中那些璀璨之物的不忍割舍。最后两句中的“攀桂”与“结兰”,则象征着对于高洁和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以及他对于生命、友情乃至宇宙真理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二)

寒灰灭更燃,夕华晨更鲜。

春冰虽暂解,冬水复还坚。

佳人舍我去,赏爱长绝缘。

欢至不留日,感物辄伤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顾墨曹诗

昏明易远,离会难揆。云辙泉分,西舻东轨。

形式: 四言诗 押[纸]韵

赠傅都曹别诗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意诗二首(其一)

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

数从明月燕,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

歌舞未终曲,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庙,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剑去襄城水。

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

白发窥明镜,忧伤没余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