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三)

自送斑骓镜槛东。琐窗无意绣芙蓉。

玉阶罗袜徘徊夜,铜辇秋衾寂寞中。

秋后信,杳难逢。黄花时候盼归鸿。

谁知今夜华清馆,露似珍珠月似弓。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以斑骓骏马的形象开篇,暗示主人公独自在东边的镜槛前,心中充满离愁。琐窗中的绣芙蓉,本应是女子闺房的精致装饰,但此刻却显得无心点缀,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落寞。

玉阶之上,罗袜轻移,夜色中她独自徘徊,铜辇空置,秋意袭人,更显寂寥。秋后的书信杳无音讯,难以期待重逢,只能在黄花凋零的季节期盼着归雁带来远方的消息。

词句最后,华清馆的夜晚被细致描绘,露珠晶莹如珍珠,月儿弯弯如弓,这样的美景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烘托,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团圆的渴望。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调望江南.九日归自青门

重九节,缓辔过华清。

菊径红坛肩酒吏,竹梆粉屉卖糕人。风柳不胜情。

官已解,丝鬓尚风尘。

泠口乍移茅店月,渭城初上饼家灯。皂帽马前迎。

形式:

浪淘沙.途次闷书

花幰小窗扉。深押犀帷。梨花淡酒两三杯。

又傍梅边寻梦去,梦见伊谁。新月逐人来。

芳绪难裁。闷来挑耳借金钗。

更有鹅茸消息子,轻转圆雷。

形式:

清平乐.平遥道中

娇云弄暖。马上春衫换。不似去年正月半。

人在画乌亭畔。垂杨巷陌人家。鞦韆红索低斜。

全是清明风景,粉墙祇欠梨花。

形式:

玉楼春.元夜旅中

陌头红杏尚娇小。三五月明灯事好。

梅落还开烟九迟,柳黄未绿鞦韆早。

莫敲画鼓损珠络,欲破黄柑思鸟爪。

今夜并州似故乡,红莲烛下春愁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