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家引

村翁七十倚柴扉,手障夕阳望牧儿。

牧儿归来问牛饱,屋东几亩田未犁。

邻老相邀趁秋社,神巫箫鼓欢连夜。

明年还似今年熟,更拚醉倒篱根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农夫在门前倚靠着柴扉,手挡着夕阳,眺望着远处放牧的孩子。孩子归来时询问牛只是否吃饱,家中的几亩田地尚未犁过。这幅平和安逸的田园生活图景,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邻里之间相互邀请,共同庆祝秋收的丰硕成果,这种团结协作的情谊,是古代中国乡村社会的一大特色。神巫箫鼓的节奏欢快,连续通宵,表现了人们在丰收后的喜悦与释放。

诗人对明年的憧憬和今年相同的希望,也透露了一种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更是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醉心于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最后一句“更拚醉倒篱根下”,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忘我之境,沉浸于对生命和宇宙深刻体验中的极致享受。

收录诗词(137)

李若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言志

我拙畏吏事,观书度晨夕。

过眼辄成诵,掩卷不再历。

荒怪探禹穴,幽邈窥孔壁。

俯首滞铜印,朋侪屡贻责。

皇朝采疏逖,庞洪流庆泽。

英俊蔼云趋,参隶金门籍。

而我老红尘,弃置谁复惜。

径欲赋归欤,吴门晦声迹。

形式: 古风

受誓戒

秋月净如璧,影著乌帽寒。

残梦未辞睫,疲驽兀难安。

龙津桥下路,灯火半斓斑。

中台门已敞,风细帘幕乾。

有司谨苛礼,高人窘微官。

形式: 古风

夜坐与高子文分韵得月字

笑问空中云,乞我今夕月。

我是方外人,得此清兴发。

翩然驾黄鹄,飞入白银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夜坐瓶忽成韵作诗记之

虚堂夜坐灯微明,家无婢子谁学笙。

徐而得之笑绝倒,数杴炉火围短罂。

君势炎炎方得计,缘底不平为此鸣。

诗人耳冷教坊乐,虫歌蛙吹聊娱情。

天公有意慰酸冷,勺水便成鸾凤声。

抽牵狂绪挽不断,呼儿漉酒飞银觥。

须臾火尽竟何有,枕书酣卧衰颜赪。

尚疑魂梦带馀想,齁齁鼻息旁人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