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厌炎灵暗不开,欲吹馀烬发寒灰。
强因徐庶南阳起,能枉周瑜赤壁来。
常见英风吹草木,尚存精魄动云雷。
西南遗爱无时歇,不逐长江去不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题目为《题武侯庙(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天厌炎灵暗不开”,这里的“天”指的是上天或自然界的意志,“厌”字有嫌弃、憎恶之意,整句表达了一种对昏暗无光世态的不满和悲观。炎灵,即热情与神灵,这里暗指历史上的英雄事迹被时间湮灭。
“欲吹馀烬发寒灰”,诗人表达了想要唤醒那些已经冷却、被遗忘的事物的愿望。“馀烬”是余烬,残留的火种,“寒灰”则形容久已熄灭无光。这里强调的是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和激励。
“强因徐庶南阳起,能枉周瑜赤壁来”,诗人通过历史人物徐庶(即诸葛亮)和周瑜的典故,表达了对他们英勇气概的赞美和向往。徐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他在南阳起兵;周瑜则是在赤壁之战中智取胜利。
“常见英风吹草木,尚存精魄动云雷”,诗人通过自然景象——风吹草木,来比喻那些英雄人物即使在历史长河中已不复存在,但他们的精神和气概依然能够激励后人,就像能让天地间产生震撼的力量。
“西南遗爱无时歇,不逐长江去不回”,诗人的情感寄托于对武侯庙的怀念,西南即蜀地,也是诸葛亮及其军队活动的地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无尽的怀念之情,以及这种情感不会随时间而消逝,不会像长江水流一样永不返。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古代英雄事迹的联结,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杰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以及希望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愿望。
不详
三年去国苦飘零,满面风沙漫度春。
白日驱车无住客,青山当路亦为尘。
东经卤泽初迎雪,西出蒲关欲问津。
何日投鞭寻旧隐,云间深访牧牛人。
崇轩写物体模分,爽拔风携颢气升。
王粲消忧思眺听,本初持饮涤烦蒸。
金乌不转铜壶箭,碧碗时分玉井冰。
每见喜公如玉雪,更因执热服吾膺。
不计无成与有成,但能偿足百年心。
喜营美酿多栽秫,广蓄奇书尽散金。
三代遗文钟鼎古,五湖秋意画图深。
超然真趣谁能识,目送孤鸿抚素琴。
灵源独耀脱根尘,岂论空身与色身。
若论有无宁见法,须知开悟不因人。
病瘖得味难形语,走饿还家忽忘贫。
薪火相交多少险,烦师与众指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