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伸出使河北

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

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

燕赵多佳人,善舞体婆娑。

不学白纻词,能唱瓠子歌。

歌罢令翁愁,井灶宅鼋鼍。

安得佐禹才,干旄饰五紽。

与君并驾驱,坐使民气和。

挥汗强援笔,矢辞愧不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你现在出使到河北,何时能渡过黄河呢?
你从朝廷脱身而出,手持符节,冒着风浪前行。
在东南的老一辈人物中,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
谁会挽留你的衣袖,回头为我送别呢?
燕赵之地美女众多,她们擅长舞蹈,身姿曼妙。
你不学那白纻曲,却能唱起激昂的《瓠子歌》。
歌声结束后,连老人都会因此而忧愁,家中的井灶都仿佛有龙龟盘踞。
如何能得到像大禹那样的才能,手持旌旗,引领民众呢?
愿与你一同驱策,让百姓心气平和。
尽管挥汗如雨,我还是勉强提笔,但言辞表达的不足让我感到惭愧。

注释

河北:古代行政区划,指黄河以北地区。
台省:古代中央政府机构,这里指朝廷。
杖节:手持符节,象征权力和使命。
耆旧:年高德劭的人。
把袂:挽袖,表示亲近或挽留。
白纻词:古代的一种歌曲。
瓠子歌:古代著名的悲歌,此处可能象征激昂的歌曲。
翁愁:老人的忧虑。
干旄:古代的一种旗帜,象征威权。
五紽:古代礼制中的一种旗饰。
民气和:民心安定和谐。
挥汗:用力挥洒汗水。
矢辞:坚决的言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开,前往河北之情景。开篇“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便设定了离别的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远行时间的关切。紧接着,“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则写出了朋友即将面临的旅途劳顿和困难。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一句,诗人追问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像你这样的人才又有多少。这里流露出对友人的怀念和不舍。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留下来的愿望,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无奈和孤独。

接下来,“燕赵多佳人,善舞体婆娑。不学白纻词,能唱瓠子歌”写出了北方地区的美丽风光,以及当地女子的舞姿和歌声。这里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怀念之情。

“歌罢令翁愬,井灶宅鼋鼍”一句,则描绘出朋友离开后所带来的深深哀愁,那种孤独感犹如家中的井、灶和屋顶的瓦片一样,显得空旷而凄凉。

“安得佐禹才,干旄饰五紽”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才能的赞赏,以及希望他能够像古代治水英雄禹那样有所成就。

最后,“与君并驾驱,坐使民气和。挥汗强援笔,矢辞愧不多”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期望共同前行,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书写方面的不足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朋友才华和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一种深情而又不舍的友情。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送李杰出帅湖南乞由邵阳拜松楸上可其请

春来汴水带冰流,先送湖南第一州。

旧置义庄赒族党,新持使节拜松楸。

清湘楼晚晖金上,明月池开衣锦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辛著作罢荣河

常笑三闾老大夫,枉将憔悴付江鱼。

为儒须较身名重,入仕先将喜愠除。

莫顾他门堪炙手,且教我腹可回车。

此行愧乏琼瑶赠,聊比诗人一束刍。

形式: 七言律诗

送罗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玉麈助清谈,金貂饰高位。

二物已杀身,无剥生民利。

君为使者官,犹作农夫事。

随轩载畚锸,一心唯度地。

惟梁及齐岱,潢污变滞穗。

玉食反无鱼,黄牛如象贵。

凡人畏辛苦,君处乃乐易。

富哉太伯墟,吴越之委积。

二年苦昏垫,灶臼成蛙肆。

一日死百人,官司但熟视。

不获乃命君,物议已为迟。

君其尚勉旃,副彼朝廷意。

若为浚泾洪,可得露城市。

诛其姑息人,戢彼因循吏。

死者不可招,存者如何置。

赴海与壑邻,实系君之智。

君家本天台,立身颇勤勚。

一生在州县,晚岁称宪使。

南人重衣锦,今尔实自致。

弭节拜坟墓,椎牛设乡遂。

翁媪上篱观,挥零复嗟喟。

咸曰罗家儿,今日乃如是。

伊予出西北,仕路每相值。

交代又同年,莫予论事契。

嗜好无不同,出处亦有类。

天台与四明,一生游梦寐。

澹荡秋风中,都门把归袂。

行与兴公游,閒过贺老醉。

二客傥有言,因风幸相寄。

形式: 古风

送薛昌朝赴太原幕府

去国重为客,送君还复归。

天寒雨细光景促,且就东城寺中宿。

寺当蒲坂望屋庐,日暮无由辨乔木。

既已唯诺难自由,虽欲一日安可留。

吾辈事势不大殊,此际兴味复何如,归来愁坐独嗟吁。

毕竟岂如村野老,或尔富民城郭居。

雨旸寒?都不与,亲戚满眼身不孤。

乃知平生走薄宦,正似痴牛引重车。

险夷缭络不知止,祗得终年困道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