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

须弥为骨露纤躯,头角峥嵘塞太虚。

大地耕翻无寸土,牧童鞭索岂能拘。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须弥山作为她的骨架,展现出纤细的身姿,
头角峥嵘,仿佛要顶天立地填充整个宇宙。

注释

须弥:古代神话中的大山,象征极大或极广。
纤躯:纤细的身体。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比喻头角突出。
太虚:天空,宇宙。
大地:广阔的陆地。
耕翻:翻耕土地,比喻广阔的天地。
无寸土:没有一寸土地不被覆盖。
牧童鞭索:牧童手中的鞭子。
岂能拘:怎能束缚,表示不受限制。

鉴赏

这首诗名为《石牛》,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慧开。诗中以须弥山为喻,形容石牛体态虽小但气势非凡,峥嵘的头角仿佛直入天空,展现出一种不凡的力量和威严。接下来,诗人通过“大地耕翻无寸土”一句,暗示石牛虽然看似静止,却有如神力,能够翻动整个大地,象征着其超乎寻常的能力。最后一句“牧童鞭索岂能拘”,进一步强调石牛不受世俗束缚,即使是牧童的鞭子也无法限制它的自由精神。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石牛形象寄寓了作者对自由和力量的赞美,以及对超越世俗羁绊的向往。

收录诗词(216)

释慧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履斋以脚蹈日影索偈

圆陀陀,光烁烁。明眼人,蹈不著。

蹈得著,更买草鞋去行脚。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护国嗣本长老请赞

法身无相,徒更形容。本来面目,逼塞虚空。

浩荡十方能变化,行看九万自抟风。

形式:

护国嗣源长老请赞

龙床角畔,建古招提。一滴浑无,嗣曹源正派。

寸丝不挂,付夜半伽梨。成家喜见破家儿。

形式:

针筒

函盖乾坤气量周,铜睛铁眼一齐取。

几多利脑尖锋者,到此如何敢出头。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