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名为《次沈履德集古诗韵》。诗中描绘了休文孙子钱塘居住之地的繁华景象,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休文孙子钱塘住”,以休文孙子为引子,点出人物所在之地——钱塘,即杭州,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繁华与文化氛围。接着,“日日笙歌湖上闻”一句,通过“日日”和“笙歌”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钱塘湖畔每日的热闹与欢愉场景。
“花映酒杯邀夜月,山行衣袂湿春云”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美景与日常生活巧妙融合。花朵映照在酒杯中,仿佛邀请夜月一同畅饮;登山时,衣袖沾湿了春云,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
“逢人倾盖能如故,集古诗成自不群”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人交往的真诚与独特性。无论是遇到老朋友还是新相识,都能坦诚相待,如同旧识。同时,他集古诗而成的风格独树一帜,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最后,“知我无聊远相慰,一篇直欲扫千军”两句,揭示了诗人在远方的朋友对他的关怀与支持。即使身处孤独或困境,也能得到心灵的慰藉,这份友情的力量被比作能够扫除千军万马的勇气与决心,强调了友情的宝贵与强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钱塘的美丽风光、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