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沈履德集古诗韵

休文孙子钱塘住,日日笙歌湖上闻。

花映酒杯邀夜月,山行衣袂湿春云。

逢人倾盖能如故,集古诗成自不群。

知我无聊远相慰,一篇直欲扫千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名为《次沈履德集古诗韵》。诗中描绘了休文孙子钱塘居住之地的繁华景象,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休文孙子钱塘住”,以休文孙子为引子,点出人物所在之地——钱塘,即杭州,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繁华与文化氛围。接着,“日日笙歌湖上闻”一句,通过“日日”和“笙歌”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钱塘湖畔每日的热闹与欢愉场景。

“花映酒杯邀夜月,山行衣袂湿春云”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美景与日常生活巧妙融合。花朵映照在酒杯中,仿佛邀请夜月一同畅饮;登山时,衣袖沾湿了春云,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

“逢人倾盖能如故,集古诗成自不群”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人交往的真诚与独特性。无论是遇到老朋友还是新相识,都能坦诚相待,如同旧识。同时,他集古诗而成的风格独树一帜,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最后,“知我无聊远相慰,一篇直欲扫千军”两句,揭示了诗人在远方的朋友对他的关怀与支持。即使身处孤独或困境,也能得到心灵的慰藉,这份友情的力量被比作能够扫除千军万马的勇气与决心,强调了友情的宝贵与强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钱塘的美丽风光、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赠张太守靖之

龙去孤臣泣抱弓,平生心事有谁同。

青春甚惜居闲地,白首相逢在客中。

云气冥冥山寺晚,花时冉冉野亭空。

残衣留取休沽酒,岁暮还堪禦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天界寺

联骑春游入化城,松风涧水自泠泠。

山门迎日诸方仰,劫火何年此地经。

故事放参僧不语,遗基犹在草长青。

西庵看竹流连久,归路冥冥暮雨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春夜仝汝其通曹颙若吴永年宴鲁廷贵别馆

病起逢人笑口开,春江花月共追陪。

离家未远难云客,会面无多暂接杯。

浮云富贵今何在,乐事平生得几回。

正尔厌厌赏清夜,钟声又自水南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哭沈继南

去年曾约看山行,谁道重来隔死生。

身后未成妻子计,水流难尽父兄情。

交游屈指嗟无几,修短令人怨不平。

下马哭君斜日里,西风断雁共悲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