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复大宣城学录(其二)

方氏来南汉闰时,蒸尝所在富孙枝。

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

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

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所作的《送方复大宣城学录(其二)》。诗中以方复大为对象,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联“方氏来南汉闰时,蒸尝所在富孙枝”描绘了方复大家族的历史渊源,暗示其家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接着,“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两句,通过引用两个地名,暗喻方复大的家族与两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有关联,进一步强调其家族的荣耀与影响力。

颔联“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点明了方复大与诗人的关系,以及对方复大才华的肯定。诗人与方复大虽非亲兄弟,但情感深厚,且对方复大的诗歌才能表示了高度的认同和欣赏。

颈联“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方复大能够像梅花一样,不求物质的馈赠,而是追求精神的高洁与纯粹。同时,诗人也期待着方复大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寄给自己,共享文学的盛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蕴含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的文化氛围。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六月十二日侍郎桥感事

□大历历七南朝,几□□潮夜复潮。

湖上已无□□□,□□□有侍郎桥。

官同谢傅惭高洁,位过周公肆吝骄。

□□□心木绵鬼,秽声不与骨俱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那更廉织雨,谩道玉为堂。

形式: 押[阳]韵

东野平陵图

鞅掌不可耐,壮士缚申卯。

驱驴古平陵,水木乐幽茂。

苦吟到斜日,危坐类持钓。

俗情见摆落,鹅雁极众口。

两曹第忍之,适满百乃报。

吾终不以此,而易彼升斗。

小裁鹤料案,官事竟未了。

斯人坐诗穷,咎在亏天巧。

有如发其羃,为谑岂不暴。

理宜得嫌憎,枵腹镇雷吼。

区区尤李氏,此颇天意不。

形式: 古风

赵春谷约游北山次陈本斋韵

病士痼于懒,举世少匹亚。

未省读道书,低头蒙绛帕。

梦想北山北,户限久不跨。

折简许我游,篮舆暂相借。

腹鸣肩自举,悠然谢衔靶。

邂逅得水竹,神明湛吾舍。

山亦紫翠横,了不费要迓。

平生赤两脚,城市所深怕。

何妨岩石间,共永一日暇。

高情伟卓荦,不在古人下。

喜客见眉宇,煮茗扫风榭。

老山澹一癯,龟息闻静夜。

摄衣倒凌景,回首怜俗驾。

吾侪偶会弁,小语辄雷咤。

风雨万虑清,讵肯随物化。

商山尚局促,而况彼畦夏。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