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平陵图

鞅掌不可耐,壮士缚申卯。

驱驴古平陵,水木乐幽茂。

苦吟到斜日,危坐类持钓。

俗情见摆落,鹅雁极众口。

两曹第忍之,适满百乃报。

吾终不以此,而易彼升斗。

小裁鹤料案,官事竟未了。

斯人坐诗穷,咎在亏天巧。

有如发其羃,为谑岂不暴。

理宜得嫌憎,枵腹镇雷吼。

区区尤李氏,此颇天意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面对繁忙公务的无奈与坚持自我追求的坚韧精神。首句“鞅掌不可耐,壮士缚申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繁重事务的困扰,如同壮士被束缚一般,难以解脱。接着,“驱驴古平陵,水木乐幽茂”描绘了诗人驾车前往古平陵,沿途欣赏着水边树木的幽静与茂盛,寻求心灵的慰藉。

“苦吟到斜日,危坐类持钓”则展现了诗人专心致志地创作,直到夕阳西下,仿佛在垂钓般专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俗情见摆落,鹅雁极众口”表明诗人对世俗情感的不屑一顾,他的作品能够满足各种口味的读者,但并不因此而妥协。

“两曹第忍之,适满百乃报”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官场事务的忍耐,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吾终不以此,而易彼升斗”,即不会因为官场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小裁鹤料案,官事竟未了”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处理官务时力求精简,但似乎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最后,“斯人坐诗穷,咎在亏天巧”、“有如发其羃,为谑岂不暴”、“理宜得嫌憎,枵腹镇雷吼”、“区区尤李氏,此颇天意不”等句子,通过一系列比喻和象征,探讨了诗人因追求艺术而可能面临的困境与牺牲,以及对命运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在政治动荡中坚守自我、追求艺术的复杂心态,以及他们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赵春谷约游北山次陈本斋韵

病士痼于懒,举世少匹亚。

未省读道书,低头蒙绛帕。

梦想北山北,户限久不跨。

折简许我游,篮舆暂相借。

腹鸣肩自举,悠然谢衔靶。

邂逅得水竹,神明湛吾舍。

山亦紫翠横,了不费要迓。

平生赤两脚,城市所深怕。

何妨岩石间,共永一日暇。

高情伟卓荦,不在古人下。

喜客见眉宇,煮茗扫风榭。

老山澹一癯,龟息闻静夜。

摄衣倒凌景,回首怜俗驾。

吾侪偶会弁,小语辄雷咤。

风雨万虑清,讵肯随物化。

商山尚局促,而况彼畦夏。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其一)

吾翁始落南,土思尚依依。

筑堂扁岷峨,目断落日晖。

忆昔丙申岁,锦里烟尘飞。

甲子已一周,而我犹未归。

孤蓬失本丛,旅雁抱长饥。

百年直寄尔,旷然勿徒悲。

形式: 古风

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其三)

我殆胜彭泽,无酒亦无琴。

湖外来远饷,屋角啭好音。

吹帽节已迫,醉乡路可寻。

勿违故人意,洗盏起自斟。

甜酒乏风骨,谷永与杜钦。

而此清且劲,良足慰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其四)

人生徒自苦,与世为卷娄。

何如有美酒,自献还自酬。

贫虽不若富,用寡庶易周。

婚嫁愿已毕,此外复何忧。

况无下噀田,得与彭泽俦。

年丰米长贱,一饱或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