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桂林开元寺废址

空王原不计行藏,种福无田实可伤。

舍利函空秋露冷,金刚碑仆月华凉。

难凭胜侣穷生死,孰认残灰体断常。

极目神州无限泪,桂江日夜泻汪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思考。首联“空王原不计行藏,种福无田实可伤”中,“空王”指佛教中的佛祖,此处借指寺庙或僧人,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崇敬与对寺庙命运变迁的感慨。“种福无田”则暗喻了寺庙在世间存在的意义,即使没有实际的土地,却能播种善行与福祉,这种精神的付出是值得尊敬的。

颔联“舍利函空秋露冷,金刚碑仆月华凉”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废墟的凄凉景象。舍利函象征着佛教的圣物,其空置与秋露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时光流逝与世事无常。金刚碑作为佛教中的重要标志,其倒下与月光下的凉意,更添了几分悲凉与寂寥。

颈联“难凭胜侣穷生死,孰认残灰体断常”表达了对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佛教哲学的深刻思考。面对寺庙的荒废,难以找到昔日的伙伴共同探讨生死之谜,而残存的灰烬似乎也无法辨识出永恒与常在的本质。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探寻与困惑。

尾联“极目神州无限泪,桂江日夜泻汪浪”将个人的情感升华至国家与自然的层面。面对广阔的中华大地,诗人不禁涌起无尽的哀伤之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历史的沧桑变化而哭泣。桂江日夜奔流的景象,既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也是对生命不息、文明传承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桂林开元寺废址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佛教哲学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然的哲思。

收录诗词(72)

巨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赋

道高一尺魔千丈,吠怪憎贤古已然。

尼父周游曾削迹,达摩面壁辍谈禅。

精金岂却炉锤鍊,大任须从穷饿肩。

独倚江楼观万汇,春来无处不芳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下张仙搓月牙山远眺一律,梅根山樵赵叔冶和之,凡十八叠,搜奇集胜,为吾门生色不少,爰亦勉和一章

偶学赵州露爪牙,洞庭波送桂江涯。

倚虹风月随人领,满室诗书属自家。

静里阿谁论党籍?闲来犹事灌山花。

春深帘重侵浓绿,客至惟斟一味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关山月画师入蜀

闻道巫山天下奇,峨嵋西峙更嵚巇。

料嬴点染丹青笔,马尽临淄曼丽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汨罗张健甫先生以古风见赠,雅健雄深未能和也,勉成七律一章报之

袈娑不掩伤时泪,每对中流发浩歌。

衡岳耸对惊夏雨,湘江风起皱春波。

增从八桂瞻文范,且喜三车蕴太和。

酬答未能还奉约,山花争发可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