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张健甫先生以古风见赠,雅健雄深未能和也,勉成七律一章报之

袈娑不掩伤时泪,每对中流发浩歌。

衡岳耸对惊夏雨,湘江风起皱春波。

增从八桂瞻文范,且喜三车蕴太和。

酬答未能还奉约,山花争发可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由清末至近现代初的巨赞大师所作,名为《汨罗张健甫先生以古风见赠,雅健雄深未能和也,勉成七律一章报之》。诗中以汨罗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张健甫先生赠诗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时事的关切与忧虑。

首联“袈裟不掩伤时泪,每对中流发浩歌”,诗人以袈裟象征内心的悲痛,面对社会的种种不公,他虽无法掩饰内心的情感,却依然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对时代的感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袈裟与伤时泪相结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情感状态。

颔联“衡岳耸对惊夏雨,湘江风起皱春波”,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思绪。衡岳的巍峨与夏雨的惊动,湘江的微风与春波的涟漪,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这里的景物描写不仅富有画面感,也寓意着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颈联“增从八桂瞻文范,且喜三车蕴太和”,诗人提到从广西(八桂之地)汲取文化精髓,并且对张健甫先生的才华表示赞赏。同时,“三车”可能暗指古代的车马,此处或有引申义,象征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一联既是对张健甫先生才学的肯定,也是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期待。

尾联“酬答未能还奉约,山花争发可相过”,表达了诗人因未能及时回赠张健甫先生的诗作而感到遗憾,但又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与张健甫先生相聚,共享山花烂漫的美好时光。这一联充满了友情的温暖与期待,体现了诗人与张健甫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体现了其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文化的热爱。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的赞美,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72)

巨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澳门竺摩法师以寄李仙根诗索和步原韵

高僧自昔半工吟,只为山川蓄积深。

严子论诗参法味,陈公规语漫格箴。

篆香稿已传南国,禅月集疑再见今。

愧我乏才扬无本,劳君屡屡许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辛巳中秋书感

毁誉寻常事,难舒饥溺容。

从来羞舞鹤,宁悔学屠龙。

焰宅伤芝艾,荒园咽寒蛩。

储看明月上,不觉过前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重游南岳

滞云笼古寺,宿雨涨山泉。

策杖探经藏,怀诗酬隐贤。

炎威禅榻外,游兴碧峰巅。

细认岩前路,重来又一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将至西山留别桂林诸友

十年磨剑学屠龙,海阔风翻浪万重。

人生何期逢沈宋,归山犹得卧云松。

胡尘滚滚天无色,宿雾漫漫阙尚封。

昨夜思陵发清籁,相迟歌啸对晴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