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释敬安赠给漱石和尚的作品,通过对漱石和尚的描绘,展现了其修行生活的风貌和禅意。首句“漱公法门旧”表达了漱石和尚久居佛门,经验丰富;“头白卧青岑”则描绘了他年事已高但仍静心修行在山中的形象。
“借问看云意,能无出岫心”以询问的方式,暗示漱石和尚是否有着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心境,反映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禅修的深刻理解。“烟萝身外满,岁月定中深”进一步描绘了漱石和尚身处自然环境,心境宁静,时间仿佛在禅定中变得深远。
最后两句“不动广长舌,松杉演妙音”赞美漱石和尚不轻易言说,而是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松杉等自然界的声响,无声地传达佛法的智慧,体现了禅宗的教诲和修行者的内敛与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位修行者超然物外、静心禅修的形象,富有禅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