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德丰所作,名为《题杨大临墨鹰图》。诗中描绘了画家杨生以草书风格绘制的墨鹰图,生动展现了鹰的凛然气势与孤独之感。
首句“杨生写生如写草”,点明了画家杨生在创作时的笔法特点,如同书写草书一般,自由奔放,充满韵律感。接着,“数枝霜干何潦倒”描绘了画中树枝在霜雪覆盖下的萧瑟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愁胡一面坐侧目,杀气棱棱向晴昊”两句,通过“愁胡”的形象比喻,进一步强调了画中鹰的孤独与威严。鹰的目光斜视,仿佛在凝视着天空中的某种威胁,其锐利的眼神和弥漫的杀气,直冲云霄,展现出鹰的不屈与勇猛。
“眼中乳雀分西东,草间狐兔无行踪”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鹰的敏锐观察力和捕猎本能。在它的眼中,小动物们或分或合,或隐或现,无法逃脱它的视线。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鹰的生存智慧,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法则。
最后,“杨生杨生掣化工,貌出肝胆真英雄”赞扬了画家杨生不仅技艺高超,更将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融入作品之中,使画作具有了英雄般的气魄和力量。这不仅是对画家技艺的肯定,也是对其艺术境界的高度评价。
“披图一啸空堂冷,乘风下取愁天公”表达了观者在欣赏画作时的强烈感受。画中的鹰似乎在发出啸声,使得整个空堂都充满了冷寂的气息。而观者仿佛也随着这啸声,与鹰一同面对天公的挑战,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勇气与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杨生画作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的深刻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