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聚上方

卧病甬东久,偶寻吴会游。

不知陶令意,乃与身为雠。

恤隐岂不美,更恐增人愁。

黾勉有馀暇,强来访林丘。

此地多山石,鸟道与云浮。

松筠郁回合,四顾皆良畴。

仆本山野人,聊此谢羁愁。

从容日已夕,归意良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在病后前往吴会游历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卧病甬东久,偶寻吴会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出游的原因,暗示了他渴望摆脱病痛,寻求心灵的慰藉。接着,“不知陶令意,乃与身为雠”借用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矛盾。

“恤隐岂不美,更恐增人愁”两句,诗人反思了隐居的美德,但又担心它可能带来的孤独和忧愁,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随后,“黾勉有馀暇,强来访林丘”表达了诗人尽管生活忙碌,但仍努力寻找机会亲近自然的愿望。

接下来的几句“此地多山石,鸟道与云浮。松筠郁回合,四顾皆良畴”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壮丽山景,山石、鸟道、云雾、松竹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仆本山野人,聊此谢羁愁”表明了诗人原本就是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人,这次出游是为了暂时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忧虑。“从容日已夕,归意良悠悠”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心中仍怀有对归家的期待,体现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矛盾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善权阅轩岩

古寺寄林丘,清泉高下流。

山僧空自老,岩石不知秋。

龙去潭水白,猿吟枫树幽。

轩前一楸局,谁与汝忘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和允中送觉师

心在白云居,逍遥谁复如。

从来机事少,终与俗情疏。

师已脱敝屣,吾方还故庐。

他年若相见,应更老渠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戏呈庆复乞画

鸷鸟宁有种,诗书多不传。

岂期猛厉气,专美鹰与鹯。

有客画鸦鹘,古纸含秋烟。

羽毛被玄甲,爪角森戈鋋。

想见太公望,桓桓统中权。

何如鄞中尉,侧目谁敢前。

吾方病拘郁,逍遥溪水边。

赏此神骏物,霜风相孤骞。

从公乞妙墨,小斋伴衰孱。

何以报雅况,作诗致拳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秋早登住阁

病夫倦拘郁,遐赏寄重阁。

大火欲西流,高林已摇落。

海旁土气浅,风雨易回薄。

数日多狂飙,馀暑亦潜却。

千山在天际,清气遥可托。

平生乐烟霞,幽步谁与约。

缅怀机云辈,襟灵信夷廓。

草草蹈危机,千载尚可啄。

吾知非世用,白首甘寂寞。

摄令亦偶然,何能求民瘼。

勾钉尽诛敛,下笔良多怍。

不如陈太丘,行归老丘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