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开化李令光四首(其四)

平生四方人,堕地随蓬桑。

故乡二顷田,稊米寄太仓。

从渠雀鼠耗,敢计松菊荒。

未能思计然,锥刀折氂芒。

十年乃一归,归席不煖床。

吾庐正如寄,县府固相忘。

偶闻贤长官,邂逅尉所望。

吾宁媚之子,故是众所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逃避。诗中以“平生四方人”开篇,表明诗人一生漂泊不定,远离故乡。接着,“堕地随蓬桑”、“二顷田”、“稊米寄太仓”,通过这些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土地和生活的朴素理解,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从渠雀鼠耗,敢计松菊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即使家中的粮食被老鼠消耗,也不去计较,更不会因为松菊的荒芜而忧心。这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态。

“未能思计然,锥刀折氂芒”则暗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计然是春秋时期著名商人,此处借指追求财富之道,诗人却认为这种手段如同钝刀割肉,不值得为之。

“十年乃一归,归席不煖床”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却发现床席已凉,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疏离感。

“吾庐正如寄,县府固相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官场的疏远,将自己居住的地方比作寄居之所,连县府都仿佛忘记了他。

最后,“偶闻贤长官,邂逅尉所望。吾宁媚之子,故是众所臧”表达了诗人偶然遇到一位贤明的官员,心中感到欣喜,愿意亲近这样的官员,但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官场的复杂性和虚伪性的认识,认为这样的关系是众人所认可的,但并非出自真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疏离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个人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同叔问诸人以橘栗柿蔗为题以东南之美为韵余得橘美字韵一首

三闾老沈湘,嘉颂谁为美。

白华发幽馨,春色荐甘醴。

金衣光出怀,缥实酸裂齿。

岂无三百苞,未见十二子。

缅怀商山翁,善幻亦徒耳。

壶中何足道,千刹一毫比。

我今老而穷,饘粥思乞米。

恨无千头奴,杼柚供万指。

慇勤祝移根,勿作江北枳。

形式: 古风

仲嘉分题得诗分韵得经字是日仲嘉以事先归代作一首

六义出秦火,至今如日星。

人言三百篇,圣手昔所经。

我疑东家丘,削迹不自惩。

羁臣与孽子,中有怨刺情。

胡为不删去,被彼弦歌声。

遂令甫白辈,不识至道精。

昔为人所重,今为时所轻。

形式: 古风

建除一首酬林德祖虙

建旟抚方面,簪笔登云衢。

除书无虚日,念子何踌躇。

满堂罗经史,问字无停车。

平明户外屦,接迹叩所需。

定坐为详说,从周述唐虞。

执经退食罢,贝梵颇卷舒。

破魔无坚垒,解髻皆明珠。

危弦寡知音,寂寞空居诸。

成诗远相寄,尺鲤来东吴。

收之巾十袭,永好不可渝。

开缄叹奇决,已作东归图。

闭蕃着空舍,谁辨公车书。

形式: 古风

仲嘉被檄来吴按吏用非所长既足叹息而或者妄相窥议益足笑云戏作十二辰歌一首

驱骥搏鼠难为功,不如置之牛皂中。

平生暴虎笑冯妇,岂向兔脚分雌雄。

龙山从事盛德士,达观已悟蛇怜风。

马曹五斗直如寄,羊仲三径终当同。

群猴憎猿坐殊趣,瓮中醯鸡无远度。

从渠狗曲诮王生,欲辨龙猪复谁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