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听媚雅女士洋琴

楼迥人静。移玉镜。照银栊。琴语定。帘影月朦胧。

芳思许谁同。丁东。隔花弹乱红。一痕风。

形式:

鉴赏

这首《诉衷情·听媚雅女士洋琴》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艺术氛围的画面。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琴时的宁静与美好。

“楼迥人静”,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高楼之上,人声寂寥,为听琴场景铺设了背景。“移玉镜,照银栊”,玉镜与银栊的运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听琴环境的高雅与精致。“琴语定,帘影月朦胧”,琴声悠扬,仿佛与月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神秘的意境。“芳思许谁同”,表达了对琴声中蕴含情感的深深共鸣,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丁东,隔花弹乱红”,丁东之声,仿佛是琴声与花瓣的轻触,生动地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一痕风”,以微风带起的一丝琴韵,收束全词,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通过对听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融合,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表达。潘飞声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语言技巧,将听琴的瞬间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超越言语的美妙与深邃。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捣练子.与嬉婵女士游高列林。林有酒楼,临夏菲利河,极烟波之胜

河上路,翠浮空。万点蘋花逐软风。

缥缈楼台如画里,卷帘秋水照惊鸿。

形式:

高阳台.芜亚陂女子越梨思所居第五楼,镜屏琴几,位置如画。槛外绿鹦鹉能学语唤人。余两宿其中,绣榻明镫,曾照客梦,而梦中思梦,转难为怀。题此词疥其壁,亦足见回肠荡魄时矣

帘卷花痕,屏开雪影,有人楼外偷凭。

密语些些,等閒忘了深更。

娉婷心似纤纤月,照閒愁、又照閒情。慰飘零。

细酌银瓶,细拢银筝。

年来孤阁听秋雨,问绮怀谁诉,冷枕寒镫。

一夕温存,消他暖慰吴绫。

鹦哥解唤伤春客,护梨魂、晓梦休惊。记香盟。

如此分明,如此凄清。

形式:

菩萨鬘.题伯纯画照水芙蓉

天涯幽绪无人识。销魂借取瓯香笔。照影不成双。

相思秋一江。画情谁与共。零落鸳鸯梦。

莫道不怜伊。断肠花自知。

形式:

玲珑四犯.夜读白石道人文章信美知何用,谩赢得、天涯羁旅句,殊触身世之感,慨然赋此。和原韵,寄何一山贰尹沪海、萧伯瑶山人潮州

酒祓客愁,花消豪兴,潜移时序何许。

敝裘辜意气,击剑伤千古。

天涯罢吟别赋,记前年、送君珠浦。

笛里关山,帆边潮汐,早识远游苦。风尘共嗟行路。

只故乡皓月,寒入楼户。待寻归燕子,寄我离怀去。

为言琴筑无知己,有诗卷、销磨羁旅。

问甚日鸥盟,话江湖倦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