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有何好

饮酒有何好,但取愁可消。

古人不造酒,天地皆是愁。

刘阮醉一石,我饮三叶蕉。

当其忘世累,略与刘阮侔。

人生量浅深,随分无过人。

天地傥无愁,无酒亦可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饮酒为题,探讨了饮酒与愁绪之间的关系。诗人首先提出疑问:“饮酒有何好,但取愁可消。”似乎在质疑饮酒是否真的能带来解脱或快乐。接着,他引用“古人不造酒,天地皆是愁”,暗示自古以来,愁绪就是人类共同的体验,酒并非唯一的解忧之物。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饮酒观:“刘阮醉一石,我饮三叶蕉。”这里通过对比古代的刘阮和自己,说明饮酒的程度因人而异,并非越醉越好。自己的饮酒方式(饮三叶蕉)或许更为适度,与刘阮的狂饮形成对比,强调了饮酒应有节制。

“当其忘世累,略与刘阮侔”表达了在忘却世俗烦恼时,适度的饮酒可以达到与刘阮相似的境界,即在短暂的忘我中获得心灵的释放。这反映了诗人对适度饮酒的推崇,认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摆脱生活的压力和困扰。

最后,“人生量浅深,随分无过人。天地傥无愁,无酒亦可休”总结了人生的苦乐参半,指出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愁绪,无论是通过饮酒还是其他途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如果天地间没有愁绪,那么饮酒与否都显得不再重要,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饮酒这一日常现象,深入探讨了愁绪、适度、自我解脱以及内心平和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作诗能穷人

作诗能穷人,谁能忍不作。

但见平生愁,霏霏笔端落。

朝骑孤凤凰,暮驾两黄鹤。

手携王子晋,吹笙上寥廓。

人言忌太高,下笔宁浅弱。

穷通信有命,诗道未可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山中杂赋二首(其一)

昔出忧雨来,今行恐无雨。

傥苏八月旱,宁受一日苦。

潇潇凉浥稻,稍稍润入土。

生物吸流滋,如饥得膏乳。

田家隔短墙,颇亦闻笑语。

幸收饘粥资,筋力庶可补。

形式: 古风

山中杂赋二首(其二)

我饮本不多,兴至不可无。

但恨无美酒,旋买山中壶。

山中近村味,山外多浇渝。

饮灰令人病,饮败令人愚。

寄言好饮人,慎无以名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山中二首(其一)

蓐食希早出,出城日已辰。

况悯肩舆劳,时亦步嶙峋。

嶙峋苦难步,投宿荒村民。

启扉炽灯火,延客意颇真。

苦辞村无酒,无以洗埃尘。

岁歉有稚粟,尚可分炊晨。

高门多吠犬,仓卒难投身。

勿投高门宿,勿厌村家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