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柏

我行树阴日千匝,雨叶风枝自萧䬃。

惟有诸生识我情,傍人不解空嘲狎。

我见先生种树年,我身尚短树及肩。

枝蟠江山地可缩,手干造化天无权。

琼台翠阁何森爽,院柳庭花敢争长。

芘荫长留六月阴,盘回直与孤云上。

材堪五凤难为用,根到九泉终不枉。

零落青袍几故人,琮琤玉佩空遗响。

当时院长文安公,柯亭刘井相西东。

百年遗爱岂独此,此树欲比人中龙。

树犹如此我何似,已愧斑白非儿童。

名收榱桷有先后,寿比金石无终穷。

下堂再拜想颜色,仰面正拂长髯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学士柏》描绘了一棵历经沧桑的柏树,象征着学士的品格和经历。首句“我行树阴日千匝”,以行走于浓密树荫下的感受,展现出柏树的巨大身影和岁月的痕迹。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只有了解者才能理解其深沉情感,旁人则难以揣摩,暗示了柏树的孤独与坚韧。

诗人回忆起先生当年种植的柏树,感叹自己成长缓慢,而树已高耸入云,寓意学士的成长与树的生长同步,体现了其执着与毅力。接着,诗人赞美了柏树的翠绿与挺拔,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提供阴凉,与孤云共舞,象征着学士的高尚节操。

诗中提到柏树虽有五凤之才却未被充分利用,但其根深蒂固,最终不会辜负期望,暗指学士的才华未被世人赏识,但内心坚定。最后,诗人将柏树与文安公、刘井等故人相提并论,赞誉他们如人中龙,而自己则感叹时光荏苒,已非少年。

整首诗借物喻人,通过描绘学士柏的形象,表达了对学士们坚贞不屈、才德兼备的敬仰,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四禽图(其一)

鸲鹆色不如鹦鹉,强向筵前学人语。

网罗西下陇山空,毛羽虽佳不如汝。

铁衣金觜双雕楹,世间无处无弓缯。

试听内苑笼中语,空诵弥陀六字名。

形式: 古风

四禽图(其二)

珊瑚出海海见底,谁掣长竿临海水。

黑风驱雾卷冥濛,化作禽飞向空起。

北人未熟南禽名,岭外方言如鸟声。

由来珍异非国宝,须识君王却贡情。

形式: 古风

四禽图(其三)

金堤柳色黄于酒,枝上黄鹂娇胜柳。

歌声宛转色娉婷,种种春光无不有。

春来何迟去何速,回首红颜忆骑竹。

急须携酒听黄鹂,莫待杨花眯人目。

形式: 古风

四禽图(其四)

春山泼黛青淋漓,山际春禽双画眉。

山光物色两浓淡,苦欲问春春不知。

古来尤物皆成怪,谁遣山禽入图画。

西京京兆今不归,林郎为了风流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