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梅(其五)

落叶满空林,花边好独吟。

十年非过计,七日本无心。

虚室含朝白,閒阶布夕阴。

夜来三尺雪,谁复更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落叶、空林、花边、朝白、夕阴和夜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联“落叶满空林,花边好独吟”,以落叶铺满了空寂的森林,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同时也为诗人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环境,适合独自吟诵。这里的“花边”可能是指花的边缘或是花与林间的过渡地带,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

颔联“十年非过计,七日本无心”,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淡泊。十年的时光并非匆匆而过,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七日的短暂,却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保持心灵的纯净。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时间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颈联“虚室含朝白,閒阶布夕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早晨的白光在空荡的室内洒下,傍晚的阴影则均匀地铺展在闲适的小径上。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平和。

尾联“夜来三尺雪,谁复更相寻”,以一场大雪的降临作为收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孤独心境的隐喻。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只有诗人自己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变化,而无人前来打扰或寻找。这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与享受,以及对自我世界的一种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表达。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反映诗人精神境界的作品。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种梅(其六)

出林生内热,移树就新寒。

夜坐当三五,朝眠过一竿。

雨肥争影瘦,吟苦觉诗酸。

即此忘饥得,应同井李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种梅(其七)

抚物吾当老,东风度度春。

如何枯树下,犹有守株人。

灵谷花无赖,孤山鹤作邻。

低枝君莫损,留挂接䍦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种梅(其八)

未有还童术,言寻萼绿华。

高天回白首,平地发黄芽。

丰骨独殊众,荣枯一任他。

长镵三尺柄,凭尔作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种梅(其九)

枝叶删须尽,天根返太清。

枯禅与枯木,无地亦无生。

当下成空色,真宜作太羹。

谁能知此意,默默绕花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