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息关墨竹图

西清阁老李蓟丘,笔法妙过文湖州。

试拈雪茧翻墨沈,淋漓埽作湘云浮。

箨龙迸土翠胎绽,秀出亭亭苍玉干。

十茎五茎何必多,老嫩风晴总堪玩。

坚贞苦节凌岁寒,袅娜新稍翔凤鸾。

灵飙宛度佩环响,璧月或照蛟龙蟠。

蓟丘蓟丘难再得,抚卷令人空唶唶。

品题况有松雪翁,从知价重千金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偶桓的《题息关墨竹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画卷。诗中不仅赞美了画家李蓟丘的高超技艺,更通过墨竹的形象寓意了坚韧不拔的人格品质。

首先,诗中的“西清阁老李蓟丘,笔法妙过文湖州”两句,直接点明了画家的身份和技艺之高超,将他与文湖州(即宋代著名画家文同)相提并论,足见其艺术造诣之深。

接着,“试拈雪茧翻墨沈,淋漓埽作湘云浮”描绘了画家在创作时的神态与技法,仿佛画家手中的笔如同魔术师般,将雪茧般的细腻与墨汁的浓烈完美结合,挥洒间如同湘云般轻盈飘逸,展现了墨竹的灵动与生机。

“箨龙迸土翠胎绽,秀出亭亭苍玉干”则进一步描绘了墨竹的生长状态,形象地将新生的竹笋比作破土而出的小龙,翠绿的竹节如同苍玉一般挺拔,展现出竹子的勃勃生机与高洁之气。

“十茎五茎何必多,老嫩风晴总堪玩”表达了对墨竹数量的不拘一格,无论是老竹还是新竹,在不同的天气下都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强调了墨竹的多样性和观赏性。

“坚贞苦节凌岁寒,袅娜新稍翔凤鸾”则借墨竹象征人的品格,无论环境如何严寒,竹子依然坚韧不屈,其轻盈的姿态仿佛凤凰与鸾鸟飞翔,寓意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由的精神追求。

“灵飙宛度佩环响,璧月或照蛟龙蟠”运用比喻手法,将微风吹动竹叶的声音比作佩环的响声,月光下的竹影仿佛蛟龙盘绕,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神秘感。

最后,“蓟丘蓟丘难再得,抚卷令人空唶唶”表达了对画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作品的珍惜与怀念。而“品题况有松雪翁,从知价重千金直”则点明了这幅作品的价值,暗示了它在艺术界的地位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4)

偶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韩左军马图

当时四十万匹中,出群意气偏豪雄。

三騣剪花蹄削玉,拳毛一团如旋风。

飞腾射猎南山下,踏雪归来汗犹赭。

奚官乍卸紫驮鞯,解渴汲与华清泉。

凤头青丝掣欲断,一口拟吸天池乾。

日奔千里如电走,饮秣翻落驽骀后。

东家蹇驴钝莫驱,热浴冷水饥欲刍。

贤愚否泰亦如此,抚膺叹息良马图。

形式: 古风

闻莺怀戚学正在沧洲

我有故人在沧洲,思之不见心悠悠。

木兰为楫沙棠舟,南来鼓棹乘中流。

嘤嘤好鸟如相求,载飞载止鸣不休。

愿以盟言结绸缪,为予一洗离居愁,何以报之青琳球。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

长江浩荡秋波碧,待渡行人立沙侧。

望中烟树翠模糊,夹岸层峦几千尺。

禅宫梵刹山远林,林间曲径归僧寻。

也知画史真善幻,一幅生绡传至今。

形式: 古风

江叟吹笛图

八月苍江芦覆洲,南洲老人回钓舟。

壶浆饮空独醉后,横笛吹开天地秋。

弄节调音转凄激,萧萧两鬓寒冲额。

山云漠漠山树青,江水粼粼江月白。

是时万籁俱无声,寥寥玉宇声纵横。

颹风淅沥随处发,玄鹤咬戛相和鸣。

凫雁飞来如近睹,鵁鶄徘徊鹭鹚舞。

灵妃不入水仙宫,神龙尽出冯夷府。

一龙吟浪群龙斗,鼓鬣扬髯拥先后。

传宫换羽自浮沈,过徵归商迭清溜。

一声叫破苍旻里,鸿濛呼回九涧底。

旸谷金乌忽惊起,摇落烟波千万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