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

年少登瀛词客,飘逸气,拂晴霓。

尽带江南春色、过长淮。

一曲艳歌留别,翠蝉摇宝钗。

此后吴姬难见、且徘徊。

形式: 词牌: 定西番

翻译

年轻的文人踏上瀛洲,气质超逸,如清风拂过彩虹
他带着江南的春意越过淮河
一曲深情的告别之歌,如翠绿的蝉鸣,伴随着她的宝钗摇曳
从此以后,再见不到吴地的美女,只能独自徘徊

注释

年少:年轻的。
登瀛:登上仙境,比喻才华出众。
飘逸:超脱不凡,潇洒。
晴霓:晴天的彩虹。
江南春色:江南的美好景色。
长淮:指淮河,古代分隔南北的重要水道。
艳歌:优美动人的歌曲。
翠蝉:绿色的蝉,形容歌声清脆。
宝钗:古代女子头上的装饰品,这里代指美女。
吴姬:吴地的美女。
徘徊:犹豫不决,流连忘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的《定西番》,其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年少登瀛词客,飘逸气,拂晴霓。” 这几句描绘出诗人年轻时期作为一名词客,在高处眺望时那种超脱尘世、不受凡尘羁绊的飘逸情怀。"拂晴霓"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云霄共舞的境界,给人以空灵脱俗之感。

“尽带江南春色、过长淮。” 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词人对江南春色的珍视和不舍。"过长淮"则暗示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旅行,不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心灵深处的流浪。

“一曲艳歌留别,翠蝉摇宝钗。” 诗人在告别之际,以一曲艳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不舍,"翠蝉摇宝钗"则描绘出一种柔美而又不失华丽的画面,传递着词人内心的深情与留恋。

“此后吴姬难见、且徘徊。”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渺茫和对过去美好的珍惜。"吴姬"在这里代表了那份难以再现的美好,而"且徘徊"则是词人内心深处对往昔时光的不舍与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武陵春

每见韶娘梳鬓好,钗燕傍云飞。谁掬彤霞露染衣。

□玉透柔肌。梅花瘦雪梨花雨,心眼未芳菲。

看著娇妆听柳枝。人意觉春归。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武陵春

秋染青溪天外水,风棹采菱还。波上逢郎密意传。

语近隔丛莲。相看忘却归来路,遮日小荷圆。

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河传

花暮。春去。都门东路。嘶马将行。

江南江北,十里五里邮亭。几程程。

高城望远看回睇。烟细。晚碧空无际。

今夜何处,冷落衾帏。欲眠时。

形式: 词牌: 河传

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

溪女送花随处,沙鸥避乐分行。

游舸已如图障里,小屏犹画潇湘。

人面新生酒艳,日痕更欲春长。

衣上交枝斗色,钗头比翼相双。

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

宾从夜归无月,千灯万火河塘。

形式: 词牌: 河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