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

溪女送花随处,沙鸥避乐分行。

游舸已如图障里,小屏犹画潇湘。

人面新生酒艳,日痕更欲春长。

衣上交枝斗色,钗头比翼相双。

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

宾从夜归无月,千灯万火河塘。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翻译

溪边女子随意送花,沙鸥为避开欢乐而分飞
游船如同画中的屏障,小屏还描绘着潇湘景色
新人面庞因美酒更显娇艳,阳光仿佛延长了春天
衣饰上的图案争艳斗丽,发钗上比翼鸟成双成对
晚霞洒落水面,波光粼粼,风的纹路时而触动妆容的光泽
宾客随夜色归来,河塘上万盏灯火璀璨,却没有月亮

注释

溪女:溪边女子。
送花:随意送花。
沙鸥:水鸟。
避乐:避开欢乐。
游舸:游船。
图障:画中的屏障。
小屏:小屏风。
潇湘:湘江流域。
酒艳:因美酒更显娇艳。
春长:延长了春天。
交枝:图案交叉。
斗色:争艳斗丽。
钗头:发钗顶端。
比翼:比翼鸟。
落霞:晚霞。
妆光:妆容的光泽。
宾从:宾客。
月:月亮。
千灯万火:万盏灯火。
河塘:河岸的池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夜图景。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与人间之乐,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

“溪女送花随处,沙鸥避乐分行。”开篇即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溪中的女子将花朵送给行人,而岸边的沙鸥则因人类的欢声笑语而四散逃避。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

“游舸已如图障里,小屏犹画潇湘。”诗人将自己比作画中的人物,游船仿佛置身于画境之中,而小屏幕上还绘有潇湘的风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现实相融合的美好憧憬。

“人面新生酒艳,日痕更欲春长。”这里的人面新生酒色,是对女性容颜如同春日暖阳般温润细腻的描写。日光下的影子似乎也在诉说着对春天永恒的渴望。

“衣上交枝斗色,钗头比翼相双。”诗人再次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女性装饰的美丽,以及她们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这里的“斗色”可能指的是花朵间的竞艳,而“比翼相双”则形象地表达了女性间如同鸟儿一般的亲密无间。

“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夜幕降临,水中的落霞与波光交织,风吹过时,水面上的涟漪犹如女性装饰下的妩媚光芒。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间之美融为一体。

“宾从夜归无月,千灯万火河塘。”最后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没有明月,但有成千上万的灯火照亮着河岸。诗人与宾客们在这样辉煌的夜色中归来,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间欢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之美好、自然之和谐以及艺术之魅力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画堂春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移。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转声虞美人/桃源忆故人.霅上送唐彦猷

使君欲醉离亭酒。酒醒离愁转有。紫禁多时虚右。

苕霅留难久。一声歌掩双罗袖。日落乱山春后。

犹有东城烟柳。青荫长依旧。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采桑子

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

花发瑶林春未知。剡溪不辨沙头路,粉水平堤。

姑射人归。记得歌声与舞时。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雨中花令.赠胡楚草

近鬓彩钿云雁细。好客艳、花枝争媚。

学双燕、同栖还并翅。我合著、你难分离。

这佛面、前生应布施。你更看、蛾眉下秋水。

似赛九底、邮他三五二。正闷里、也须欢喜。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