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其三)

宿云留暝色,细雨逼残春。

芳树看红湿,垂杨亦翠颦。

高风吹燕翼,定水涨鱼鳞。

渐恐年华改,桃源忆晋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细雨绵绵,云雾缭绕,天色昏暗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联“宿云留暝色,细雨逼残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沉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宿云滞留,使得夜幕更加深沉;细雨连绵,似乎在催促着春天的离去。这里,“宿云”和“细雨”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无奈。

颔联“芳树看红湿,垂杨亦翠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红湿的花朵,仿佛被雨水浸润后更加鲜艳,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哀愁;垂柳的翠绿中带着皱眉的表情,似乎在诉说着对春去的不舍。这两句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颈联“高风吹燕翼,定水涨鱼鳞”,转而描写风中的燕子和水面的波纹。高飞的燕子在风中展翅,象征着自由与活力;定水之上的波纹如同鱼鳞,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动态美。

尾联“渐恐年华改,桃源忆晋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人担心美好的时光会逐渐消逝,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和谐与宁静的理想之地。这一联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文化的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敏感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立春

得新矜白鬓,数九喜和风。

菜甲成春事,郊园付野翁。

天开池水碧,雪尽树梢红。

颇复寻樵隐,柴门步武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其一)

四转更注意,两朝公受遗。

大明开日月,全德冠皋夔。

已悟骑箕事,犹馀罢市悲。

太常难纪绩,天语诏丰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其二)

意气万夫望,衣冠八尺身。

有为悲凤鸟,不作画麒麟。

馀烈周宗近,英威汉相真。

召棠终勿剪,昼锦仰乡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其三)

殄瘁虚人望,哀荣备宠章。

畴功萧相国,异数郭汾阳。

鼎实宵无味,阶星昼陨光。

惟应文考庙,万岁共丞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