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为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所作的挽歌,通过“殄瘁”、“哀荣”、“萧相国”、“郭汾阳”等词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高度赞扬。诗中提到的“萧相国”和“郭汾阳”,分别指汉朝的萧何和唐朝的郭子仪,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或将军,以他们的功绩来比拟逝者,可见其在国家治理或军事上的卓越贡献。
“鼎实宵无味,阶星昼陨光。”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离世后,国家的治理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滋味,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在白天黯淡无光,象征着国家失去了重要支柱的悲痛之情。
“惟应文考庙,万岁共丞尝。”则表达了逝者将被永远纪念,其功绩将与天地同在,与万世共存,体现了对逝者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认可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深情而庄重,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对其生前功绩的高度评价,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尊重与缅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