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中望敬亭山》由清代诗人陈熙治所作,通过对敬亭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句“谢公已去谪仙死”,以“谢公”和“谪仙”分别指代谢灵运和李白两位古代文人,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的逝去。接着“地底诗魂呼不起”一句,表达了对这些伟大诗人的怀念之情,仿佛他们的精神已经沉入地下,无法唤起。
“人世迢迢千百年,兹山苍翠犹如此”两句,将时间的跨度与山的永恒相对比,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朅来江水孤帆过,山光水光相荡摩”描绘了一幅江面孤帆航行,山色与水面相互映照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与美丽。
“此行翻恨风太利,未能舣棹穷搜罗”表达了诗人因风力过大而无法靠近山边仔细观察的遗憾,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停杯遥向山灵语,山与诗人共今古”一句,诗人停下饮酒,遥对着山灵说话,表达了与自然界的沟通与共鸣,以及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诗人一去不复留,山中灵气谁为主”则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怀念,以及对山中灵气归属的思考,暗示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联系。
最后,“我欲题诗最上头,挥毫谡谡风生秋。腕中仿佛作云气,如有山灵来语愁。”诗人想要在山顶题诗,笔墨挥洒间仿佛能感受到秋风的飒爽,手腕间似乎有云气环绕,仿佛山灵在诉说忧愁,进一步深化了与自然的对话与情感的交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