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山涛王戎诗二首(其二)

浚充如萧散,薄莫至中台。

徵神归鉴景,晦行属聚财。

嵇生袭玄夜,阮籍变青灰。

留连追宴绪,垆下独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山涛与王戎两位人物的隐逸生活与精神追求。首句“浚充如萧散”,以“浚充”比喻山涛,形容他性情洒脱,不拘小节,如同自然界的水流般自由自在。接着,“薄莫至中台”则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山涛在傍晚时分来到中台,这里可能象征着他们精神的栖息地或隐居之所。

“徵神归鉴景,晦行属聚财”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山涛和王戎的精神追求与世俗活动联系起来。“徵神归鉴景”可能暗示山涛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宇宙的真理;“晦行属聚财”则可能暗指王戎在世俗事务中的智慧与成就。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两位人物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嵇生袭玄夜,阮籍变青灰”引用了嵇康和阮籍两位魏晋名士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嵇康在夜晚追求玄学的深邃,阮籍则可能在某种意义上经历了人生的转变或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这里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山涛与王戎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留连追宴绪,垆下独徘徊”描绘了山涛与王戎在宴会上的场景,以及宴会结束后独自在垆(古代酿酒处)旁徘徊的情景。这既是对他们闲适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他们内心世界探索与反思的隐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位人物在追求精神自由与世俗成就之间的平衡,以及他们在隐逸生活中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3)

萧统(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维摩。武帝长子。梁武帝天监初,立为太子。夙慧,五岁遍读《五经》。既长,明于庶事。信佛能文,遍览众经,东宫藏书三万卷。引纳才士,商榷古今,恒以文章著述,一时文风大盛。编有《文选》,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各体诗文,为现存最早诗文总集。另有《昭明太子集》

  • 字:德施
  • 籍贯: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501—531

相关古诗词

和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

唐游薄汾水,周载集瑶池。

岂若钦明后,回鸾鹫岭岐。

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以兹慧日照,复见法雨垂。

万邦跻仁寿,兆庶涤尘羁。

望云虽可识,日用岂能知。

鸿名冠子姒,德泽迈轩羲。

班班仁兽集,匹匹翔凤仪。

善游兹胜地,兹岳信灵奇。

嘉木互纷札,层峰郁蔽亏。

丹藤绕垂干,绿竹荫清池。

舒华匝长阪,好鸟鸣乔枝。

霏霏庆云动,靡靡祥风吹。

谷虚流凤管,野绿映丹麾。

帷宫设廛外,帐殿临郊垂。

俯同南风作,斯文良在斯。

伊臣限监国,即事阻陪随。

顾惟实庸菲,冲薄竟奚施。

至理从兴羡,终然类管窥。

上圣良善诱,下愚惭不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开善寺法会诗

栖乌犹未翔,命驾出山庄。

诘屈登马岭,回互入羊肠。

稍看原蔼蔼,渐见岫苍苍。

落星埋远树,新雾起朝阳。

阴池宿早雁,寒风催夜霜。

兹地信闲寂,清旷惟道场。

玉树琉璃水,羽帐郁金床。

紫柱珊瑚地,神幢明月珰。

牵萝下石磴,攀桂陟松梁。

涧斜日欲隐,烟生楼半藏。

千祀终何迈,百代归我皇。

神功照不极,睿镜湛无方。

法轮明暗室,慧海渡慈航。

尘根久未洗,希沾垂露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同泰僧正讲诗

放光闻鹫岳,金牒秘香城。

穷源绝有际,离照归无名。

若人聆至寂,寄说表真冥。

能令梵志遣,亦使群魔惊。

宝珠分水相,须弥会色形。

学徒均染氎,游士譬春英。

伊予寡空智,徒深爱怯情。

舒金起祗苑,开筵慕肃成。

年钟倏从变,弦望聚舒盈。

今开火林聚,净土接承明。

掖影连高塔,法鼓乱严更。

雷声芳树长,月出地芝生。

已知法味乐,复悦玄言清。

何因动飞辔,暂使尘劳轻。

形式: 古风

钟山解讲诗

清宵出望园,诘晨届钟岭。

轮动文学乘,笳鸣宾从静。

暾出岩隐光,月落林馀影。

札纷八桂密,坡陁再城永。

伊予爱丘壑,登高至节景。

迢递睹千室,迤逦观万顷。

即事已如斯,重兹游胜境。

精理既已详,玄言亦兼逞。

方知蕙带人,嚣虚成易屏。

眺瞻情未终,龙镜忽游骋。

非曰乐逸游,意欲识箕颍。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