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山行

荆门复西下,山僻水声幽。

民屋云中结,泉声石上流。

农桑春不扰,鸡犬夜忘忧。

却忆观风日,庚辰岁暮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远安山行》描绘了作者在远安山区行进时所见的宁静与和谐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水声的幽静、民屋与自然的巧妙融合、以及农事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首句“荆门复西下”,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和地点,暗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山僻水声幽”一句,以“幽”字形容水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氛围。随后,“民屋云中结”描绘了山间村落与云雾交织的景象,既表现了地形的险峻,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泉声石上流”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泉水在岩石间流淌的声音,为这幅山水画卷增添了生动的音律美。

“农桑春不扰”一句,赞美了春天时节,农事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没有纷扰与破坏,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鸡犬夜忘忧”则通过动物的视角,表达了夜晚的宁静与安宁,鸡犬似乎也在享受这份宁静,忘记了日常的忧虑,营造了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图景。

最后,“却忆观风日,庚辰岁暮秋”两句,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时间与情境之中,可能是作者在回顾过去的一次观风之旅,或是对某个特定年份秋天的怀念。这种回忆性的结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产生了共鸣,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山林之间,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远安山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106)

田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驰应城

午发刘家隔,黄昏入应城。

暮烟渔火暗,秋色野帆轻。

雁阵西风夜,星缠南浦晴。

远心簪冕挂,扰扰负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薛君采王政功德寺韵

飞锡超三昧,谈空寂万缘。

祥云停祗树,法雨暗诸天。

化鹤春巢翠,降龙夜咽泉。

劫尘归幻梦,功德两愀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少年行

晓色繁华动,微风燕子忙。

万钱无下箸,百妓有专房。

弦管春声细,楼台秋夜长。

星沈更漏彻,犹逐梦魂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隐者庄

幽轩停白昼,心古万缘轻。

春壑花争放,澄潭浪不生。

云山当近户,风雨望高城。

归去渊明社,欣欣木正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