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扬子江

出江风力便,买纸赛龙君。

篷响浑疑雨,帆高不碍云。

地维从古险,天堑此中分。

渐近金山寺,疏钟水上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穿越扬子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出江风力便,买纸赛龙君”开篇即点明了航行的开始,风力适宜,仿佛为这次旅程提供了便利。这里的“赛龙君”可能是指一种祈求航行安全的仪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祈求平安的传统习俗。

颔联“篷响浑疑雨,帆高不碍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上的景象。篷布的响声让人误以为是下雨的声音,而高高的帆则似乎与天空中的云彩融为一体,既展现了江面的宁静与辽阔,也暗示了航行的平稳与顺利。

颈联“地维从古险,天堑此中分”进一步深化了对扬子江险峻特性的描述。地维,指大地的边缘,这里用来形容江水的险恶;天堑,则强调了江面的广阔与难以逾越。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与变迁。

尾联“渐近金山寺,疏钟水上闻”将视线引向了目的地——金山寺。随着船只接近,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这不仅是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预告,也是对旅途结束的期待与平静的预示。钟声与水面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庄严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旅行的独特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江上行舟图,更是一曲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颂歌。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东园即事

旭日上林扉,馀寒入苧衣。

傍阑移芍药,编竹引蔷薇。

野兴同谁领,閒身与世违。

多情双燕子,重觅故巢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东园雨晴即事

兼旬积雨声,旭日弄初晴。

花上野禽语,竹间萱草生。

煮茶寻活火,临水濯烦缨。

门巷无车辙,陶然少俗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移芍药

去冬移芍药,日日待花开。

屈指到三月,傍阑看几回。

露花滋茧栗,春色满池台。

不学魏家紫,儿孙无地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挽郭子振

阁泪强裁诗,临风咏白圭。

凭棺犹有仆,属纩竟无儿。

只道归全璧,安知梦一炊。

我来松树下,哭到月明时。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