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缘曲径,绀宇带修林。
江影高轩覆,花光小阁深。
峰巅横落照,门外澹春阴。
不厌风潮阻,频为净院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青山缘曲径,绀宇带修林”,开篇即勾勒出一幅蜿蜒曲折的山路,尽头是青翠欲滴的山峦,与之相连的是绀色的寺庙,环绕着茂密的树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颔联“江影高轩覆,花光小阁深”,进一步描绘了江水倒映在高大屋檐下的景象,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而小阁深处,花光点点,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馨。
颈联“峰巅横落照,门外澹春阴”,则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山峰,夕阳斜照,给山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门外则是淡淡的春日阴云,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尾联“不厌风潮阻,频为净院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即使面对风浪的阻碍,也愿意多次探访这清净的寺院,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胜国传遗老,开山托巨矶。
三衣藏服冔,一钵寄餐薇。
名姓尘寰灭,波涛过客稀。
祇听松竹韵,三叹出岩扉。
故人与我尚人閒,曾傍金羁玉笋班。
地势风烟难蜀道,天涯云水各江关。
偶将文笔传消息,竟谢簪缨孰往还。
衰鬓不妨论事业,发挥潜德又诛奸。
深谷高岩寺阁扃,疏林谷口见溪亭。
亭中恐是庞居士,坐对无埃山四青。
未凋林碧发梅红,石壁天齐岸势穷。
摇艇更深何所遇,武夷君在白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