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道中晚行

暝色沈寒景,愁人苦夜征。

林烟空际合,野烧暗中明。

残月孤槎影,寥天一雁声。

遥遥闻吠犬,髣髴近孤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偏远乡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傍晚的凄寒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愁绪。

首句“暝色沈寒景”以“瞑色”点明时间,即黄昏时分,而“沉寒景”则形象地描绘出暮色中寒气渐浓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愁人苦夜征”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内心充满了忧愁和疲惫,暗示了诗人可能有着难以言说的烦恼或心事。

接下来,“林烟空际合,野烧暗中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林间的烟雾与远处的野火。烟雾在空中汇聚,显得空旷而迷茫;而野火在暗处闪烁,既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又增添了几分孤独感。这种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残月孤槎影,寥天一雁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残月映照下,独木舟的影子显得格外孤单,而天空中传来的一声雁鸣,更是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让人感受到孤独与寂寞。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

最后,“遥遥闻吠犬,髣髴近孤城”以远处的狗吠声和隐约可见的孤城作为收尾,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对家的向往和对归宿的期待。这一场景的描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将诗人的情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深秋夜晚行走在偏远乡间的凄美画卷。

收录诗词(5)

吕大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秋泛清溪

共客邀新爽,回舟刺晚风。

凉生思越苧,病起讶燕鸿。

星棹摇虚白,渔灯簇小红。

怪来萧飒早,衰草怨吴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云声庵

结草去孤城,湖村对眼明。

敝衣裁野色,清磬出云声。

洒墨惊蛇走,谈经任鸟听。

翻嫌赋招隐,人世近知名。

形式: 五言律诗

别家次诸兄弟韵

握手他乡路,回头故国城。

渐惊亲舍远,真觉一官轻。

急棹随云影,悲笳杂雁声。

无情东去水,相对亦凄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得张林宗书

三秋望不见,此日寄来书。

简略无馀字,萧条慰索居。

何嫌知我少,惟恨与君疏。

安得秦淮水,能通浪荡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