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贻友人

身在关西家洞庭,夜寒歌苦烛荧荧。

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

马氏识君眉最白,阮公留我眼长青。

花前失意共寥落,莫遣东风吹酒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我身处关西之地,家中洞庭湖边,夜晚寒冷,歌声凄苦,只有微弱的烛光闪烁。
人心如同月中的桂树,有高有低,漂泊不定,客居他乡的思绪就像水上浮萍,无定所、随波逐流。
马氏的人称赞你的眉毛最为洁白,阮公则让我感受到你眼神永远如青翠的松柏般深邃。
我们在花前失意,都感到孤独落寞,不要让春风将我们醉酒的心情吹醒。

注释

身:所在的位置。
关西:古代地区名,指函谷关以西。
洞庭:湖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荧荧:形容烛火微弱。
人心:人的内心。
月中桂:比喻高洁或难以接近。
客思:游子的思乡之情。
波上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马氏:姓氏,这里可能指某人。
眉最白:形容眉毛洁白。
阮公:姓阮的人,可能也是指某人。
眼长青:形容眼神深邃,常青如松柏。
花前:花丛之前。
失意:不如意,失落。
寥落:孤寂,冷清。
东风:春风。
酒醒:从醉酒状态中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洞庭湖畔的关西居所,夜晚寒冷之际,以烛光为伴,感慨地唱出了内心的苦楚。月中桂树象征着高洁的人格,而波上萍草则是流浪游子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往事和客居生活的深沉思念。

诗中的“马氏识君眉最白”和“阮公留我眼长青”,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自己保持如昔日那般清醒坚定的心志。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面对花前失意时的无奈,以及不愿东风将酒醒,隐含着诗人想要借酒浊忘却无法释怀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下第送宋秀才游岐下杨秀才还江东

年来不自得,一望几伤心。

风转蕙兰色,月移松桂阴。

马随边草远,帆落海云深。

明旦各分首,更听梁甫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

怀土泣京华,旧山归路赊。

静依禅客院,幽学野人家。

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

东门有闲地,谁种邵平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

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

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

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与郑二秀才同舟东下洛中亲朋送至景云寺

三十六峰横一川,绿波无路草芊芊。

牛羊晚食铺平地,雕鹗晴飞摩远天。

洛客尽回临水寺,楚人皆逐下江船。

东西未有相逢日,更把繁华共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