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夜广文直闻永叔内当

闻向蓬莱宿,鳌峰第几层。

秋声暗叶雨,残梦空堂灯。

推枕感孤雁,抽琴弹坏陵。

谁知广文直,桃簟冷于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听说你曾在蓬莱仙境住宿,那里的鳌峰是哪一层呢?
秋雨中落叶沙沙作响,梦境在空荡的厅堂中破灭,只剩孤灯摇曳。
翻身倚枕,听见孤雁哀鸣,抽出古琴,弹奏起破旧的陵曲。
谁能想到,身为广文馆的学者,你的清贫生活竟比冰还要寒冷,只有一床桃木凉席相伴。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鳌峰:神话中的海中巨龟背上的山峰,象征仙境。
秋声:秋天的自然声音,如落叶、风雨声。
孤雁:失群的大雁,常象征孤独或思乡之情。
广文: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学者或教书先生。
桃簟:用桃木制成的凉席,清凉且有淡淡香气。
冷于冰:形容极度的清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八月十夜广文直闻永叔内当》,通过对蓬莱仙境的想象和现实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广文直夜深人静之时的孤独与思考。首句“闻向蓬莱宿”以蓬莱仙岛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接着,“鳌峰第几层”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层次感,引发读者对高远理想的遐想。

“秋声暗叶雨”通过秋夜的风雨声,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诗人的心境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残梦空堂灯”则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面对空荡荡的厅堂,只有孤灯相伴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推枕感孤雁”一句,诗人借孤雁的形象表达自己的孤独和离群之感,同时寓含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最后,“抽琴弹坏陵”以弹琴的动作,抒发内心的苦闷,而“桃簟冷于冰”则以冷硬的桃木床席,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寒意,以及对生活的清贫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作为广文直官员的孤寂生活,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

秋蠹无完叶,疏丛有瘁茎。

偶来庭树下,重看露葩荣。

众自守常理,独开偏见情。

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三日不相见,逢人问始知。

同车侵朔雪,临水拜灵龟。

絮扑鸳鸯带,花团蛱蝶枝。

如何东郭叟,足迹自穿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十五日雪三首(其三)

春风九十日,一半已销磨。

准拟看花少,依稀咏雪多。

官车犹戴炭,抱鹊不离窠。

向此兴都尽,戴家谁复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十五日雪三首(其二)

新雷奋蛇甲,密雪斗鹅毛。

正欲裁轻縠,重令著弊袍。

沙泉流复冻,烟萼坼还韬。

只待邻醅熟,微声听酒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