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院僧净皋写予及子中兄真求赞次子中韵

弟兄本自读儒书,晚外形骸付六如。

摩诘文殊俱默默,从教似我与非吾。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兄弟原本研读儒家经典,晚年时却放任形体听凭自然。
王维和文殊都静静地不说话,任由人们把我当作他们或不是他们。

注释

弟兄:指兄弟之间。
儒书:儒家的经典著作。
形骸:人的身体。
六如:佛教用语,指生死、老病、贫贱、困苦、离别、怨家,这里指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摩诘:王维的字。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
默默:静静地,沉默不语。
从教:任凭,听任。
似我:像我。
非吾:不是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福寿院僧净皋写予及子中兄真求赞次子中韵》。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和他的兄弟子中在晚年对儒家学问的追求和超脱世俗的态度。"弟兄本自读儒书"表明他们早年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晚外形骸付六如"则意味着他们在年纪渐长后,不再过于执着于外在形体和世俗的评价,而是达到了一种随和自然的境界。"摩诘文殊俱默默"引用了唐代两位著名禅师王维(摩诘)和文殊的典故,暗示他们像这两位大师一样,内心平静,不事声张。最后两句"从教似我与非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认同的淡然,认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自我本真。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儒家精神的坚守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品格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端午帖子(其三)太上皇后阁

得道本无为,加餐亦应时。

雕盘初荐冰,玉食更菹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静庵曾伯虞挽词

往闻郭林山,学易之指南。

艮斋从其子,议论青出蓝。

授徒兰溪上,妙理常穷探。

真旨传何人,著录推静庵。

称疾似玄晏,观复师老聃。

芸芸已归根,吊客无多谈。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赠孙次山

南涧有奇松,岁晚郁青苍。

北陇有寒梅,同傲雪与霜。

实大华更荣,二美乃相望。

我从采樵归,闻此百步香。

不辞践荒秽,所欣识孤芳。

可玩不可折,折枝亦何伤。

但恐入市门,羞薄时世妆。

少须子含酸,且复成其章。

味宜调鼎食,材可中虹梁。

知音不难逢,会当贡明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戴子微运使出使湖北约以恶语送行而未遣也佳篇见督次韵奉寄

早日逍遥侍从间,重来奉引近威颜。

倦趋北阙晨霜冷,思上南楼夜月閒。

直指不誇新衣绣,曲台只记旧班联。

岂知隔面心犹渴,空讶相如下笔悭。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