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千山龙泉寺

五更风雨密,孤枕暗钟频。

白日愁为客,青山不定身。

涧响虫声杂,窗虚花气新。

何当一夜梦,两渡白门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千山龙泉寺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自然描写。

首联“五更风雨密,孤枕暗钟频”,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五更时分,风雨交加,天地间一片混沌,只有孤零零的枕头陪伴着诗人,耳边不时传来寺庙中暗淡钟声的回响。这一句通过风雨和钟声的描写,既表现了环境的凄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白日愁为客,青山不定身”,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理状态。白天外出为客,心中充满忧愁;而面对连绵起伏的青山,诗人感到自己的命运如同这山一般难以把握,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奈。这两句将诗人的情绪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

颈联“涧响虫声杂,窗虚花气新”,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山涧中回响着虫鸣,与窗外新绽的花朵散发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生命力的景象。这一联通过声音与气味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美好,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何当一夜梦,两渡白门津”,以梦境寄托了诗人的愿望。他渴望在一夜的梦中,能够实现某种愿望,比如两次渡过白门津,或许象征着对某种理想或目标的追求。这一联以梦境作为结束,既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期待,也留下了一丝淡淡的遗憾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旅人夜宿寺庙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感受,也有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碰撞。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主人城郭去,柴门高更閒。

雨过滴未启,月影到方关。

虫小常邻屋,云多夜过山。

经行情脉脉,何处觅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初秋夜怀山中诸兄弟

黑水沙边路,终宵对月明。

我无青嶂梦,谁有向秋情。

塞草不成绿,孤松亦作声。

几多旧朋好,何处话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无题

每到无言处,频行望九霄。

中郎不可见,残爨自应烧。

短褐欲成癖,萤光似见招。

秋风一夕乱,寒气满山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丁酉九日南还别剩师叔

雁碛寒沙白,云峰野烧红。

风声皆向北,人意未离东。

锡振边尘落,书缄血泪空。

依依看寸晷,愁听暮天钟。

形式: 五言律诗